台湾时事评论员谢寒冰:你们知道中国大陆这两天在干什么吗?他在给全国的退伍军人制发预备役人员证。那大陆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呢。你要知道大陆做每一件事情,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有深远考虑的,这一点不容小觑。 这证里的门道,外行真不一定懂。内置芯片存着完整的训练记录、考核结果,参加集训演习得亮它当通行证,遇到紧急情况直接是征召报到的法定依据,就连出门坐高铁、去医院都能享受军人优先待遇。更重要的是,它把预备役人员的权益和责任彻底绑定,过去有些地方优待政策 “落地难” 的问题,这下从制度层面彻底解决了。 新疆小伙阿里木退伍返校后主动加入预备役,接到阅兵通知二话不说跨万里赶去报到;河北的赵冬冬带着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转业,照样愿意重新披上军装。这些让人动容的选择,不是单纯的情怀使然,而是国家用制度给足了尊崇和保障,让 “若有战、召必回” 从一句誓言,变成了每个预备役人员的行动自觉。 现在的预备役早就不是过去的 “后备队” 了,归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和现役部队一体建设、同步训练,8 大军兵种全覆盖,平时能应急救灾、守护民生,战时能精准补位、形成战力,甚至能实现 30 分钟快速集结,战斗力早就今非昔比。 再看台海那边,赖清德当局还在自欺欺人,2026 年的防务预算直接拍到 GDP 的 3.32%,编列了 9495 亿新台币的天价金额,号称要 “提升自我防卫能力”。可岛内媒体直接戳破,这就是个 “无底窟窿”,预算里武器采购占了大头,人员训练、装备维修的钱却严重不足,结构失衡到让人担心,说白了就是拿民众的血汗钱做样子,把台湾往火坑里推。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分裂势力鼓噪 “脱钩断链” 的时候,两岸经济却越绑越紧。2025 年前 9 个月,两岸贸易额已经达到 2311.62 亿美元,同比增长 8.8%,大陆从台湾进口 1693.06 亿美元,向台湾出口 618.56 亿美元,双向增长的势头根本挡不住。经济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军事上大陆既有东部战区的常态化演训,又有训练有素的预备役力量,分裂势力想搞 “以武拒统”,简直是异想天开。 大陆发这本预备役人员证,核心逻辑特别清晰:不是要主动挑事,而是要守护主权底线;不是要炫耀武力,而是要筑牢和平根基。通过证件把预备役管理精细化,既让军人的荣誉感实打实,也让国防力量的运转更高效,这是国防治理能力的升级,更是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坚定守护。 那些领到证件的预备役人员,军装虽脱,军魂未改。国家给他们荣誉与保障,他们回馈忠诚与担当,这种双向奔赴,才是最硬的国防底气,也是统一大势不可逆转的核心密码。分裂势力再怎么折腾,也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中的事实,更挡不住民族复兴的步伐。 你觉得这本预备役人员证,会如何影响两岸未来的走向?对于大陆的国防布局,你还有哪些不一样的看法?来评论区聊聊你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