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25日,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莫斯科的记者会上亮出了俄方对美国跟乌欧谈判的态度:这事儿他们不着急催促美国,但华盛顿得把跟乌克兰、欧洲关起门来商量的结果亮出来,别让俄罗斯猜来猜去。 此前美方刚抛出个"28点和平计划"草案,俄方也承认已经知晓内容,但强调俄美虽有沟通渠道,却还没就乌克兰问题正式磋商。拉夫罗夫还忍不住吐槽欧洲那边老爱"泄密",觉得这种没谈成先嚷嚷的做法,分明是想给美国推动的倡议添乱。 而俄罗斯之所以这么沉得住气,根本原因在于现在真没动力急着结束冲突。 看看经济数据就明白,2025年俄罗斯国防支出占总预算的32.5%,比去年涨了三成,军工企业早就开启了全天候模式,坦克产量比冲突刚开始时翻了5.6倍,无人机更是涨了16.8倍,炮弹产量也飙升17.5倍。 这么大的生产规模要是突然停了,堆积如山的军工产品立马就成了烫手山芋。更关键的是就业问题,现在俄罗斯失业率维持在2.9%的低位,不少劳动力都靠军工产业吸纳,一旦冲突仓促结束,这些岗位怕是保不住,失业率反弹可不是闹着玩的。 反观各方的处境,俄罗斯确实有"拖得起"的底气。美国这边急着推停火计划,白宫正在和乌方讨论"28点方案",特朗普还表态说相信双方能接受。 可欧洲那边早就乱成了一锅粥,欧盟想动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给乌克兰贷款,结果意大利、法国、比利时纷纷反对。比利时首相直言怕担法律风险,匈牙利总理更是警告这可能引发更大冲突,连欧洲央行都担心会动摇欧元信用。 乌克兰虽然收到了美方的计划草案,但想取得胜利的希望实在渺茫,毕竟连西方盟友的援助都迟迟达不成共识。 这么一看,俄罗斯自然能不慌不忙地看着美乌欧三方谈判。反正自家军工产业还在马力全开,就业也稳住了,而美方急于求成,欧洲内部矛盾重重,乌克兰更是盼援助盼得心急。 拉夫罗夫说不催着谈,其实就是看准了这局面——谈得越久,俄方手里的筹码反而越稳。 现在不是谁着急谁占优,而是谁能撑到最后谁更有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