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最有意思的,不是郎导拿了多大的奖。 是国际奥委会主席,亲自把“终身成就奖”递到她手里。 而我们这边呢?凌晨,发了条新闻。 你品品,就这个时间点,就很有灵性。 前几天官网上挂着的还是那篇《中国女排为何兵败东京》,一篇大报告,分析得头头是道,恨不得把每个细节都掰开揉碎了找原因。 这才几天啊? 风向一转,又开始“恭喜郎平教练”了。 我不是说不能分析失败,也不是说不能庆祝荣誉。 就是这姿态,这距离感,让人心里有点五味杂陈。 人家国际上认的是什么? 是“铁榔头”,是一个运动员和一个教练员生涯里,掰着手指头都数不过来的高光时刻,是她这个人,带给排球这项运动的价值。 是一种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某一场比赛胜负的,纯粹的尊敬。 说白了,人家给的是“江湖地位”。 我们自己有时候,是不是太执着于那一两场球的输赢了? 16年里约夺冠,我们把她捧上神坛。东京失利,各种声音就都出来了。 可我们忘了,竞技体育,起起落落本是常态,哪有常胜将军。 功过? 功过这东西,从来不是几篇报告能写明白的。 有些人的名字,是刻在大家心里的,不是写在纸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