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专门为赵云设立了三个官职?   建安十三年的长坂坡,当赵云抱着阿斗、护

墨韵兰亭 2025-11-26 19:36:48

刘备为什么专门为赵云设立了三个官职?   建安十三年的长坂坡,当赵云抱着阿斗、护着甘夫人从曹营血海里冲出来时,刘备攥着他湿透的战袍,直接创了个“牙门将军”给他。这官在此之前从没听过,职责却精准得要命,既要统领刘备的中军宿卫,守好主帅大帐和家眷,又得在军事会议上参与谋划,打完仗还得协调各营衔接。   换旁人根本扛不住,张飞勇猛但性子急,关羽傲气得不愿管琐碎的护卫事,唯有赵云,敢单骑闯敌营却不鲁莽,能护着妇孺全身而退还条理清晰。刘备丢过徐州、弃过妻儿,此刻把最软肋的“后院”交出去,这官职就是他的“定心丸”,等于昭告全军:我刘备的命门,只有赵云守得住。   等刘备入蜀打成都,赵云在江州策应,又顺道平定了江阳、犍为等郡县,刚站稳脚跟,刘备又给了他一个新头衔,翊军将军。“翊”是辅佐的意思,可这官不是虚职,要管的是“内统诸营、外镇要地”。   当时蜀汉地盘突然扩大,新降的兵卒一大堆,嫡系和降将的矛盾暗流涌动。赵云一边要带自己的部曲作战,一边得安抚地方、整肃军纪,甚至还敢站出来劝刘备:“成都的田宅该还给百姓,不能分给诸将。”这份刚正和远见,正是刘备最需要的。   其他武将要么忙着争战功,要么盯着封地,只有赵云能既管军事又顾民生,这“翊军将军”说白了就是蜀汉的“后援总管”,替刘备把新地盘的根基扎稳。   到了刘备称帝后,赵云又多了个“中护军”的要职。这职位虽不是刘备首创,却被他赋予了核心权力,掌管禁军、主持选拔武官。要知道,中护军手里捏着蜀汉武将的“晋升通道”,必须是绝对公正、没人敢拉拢的人来当。   曹魏的蒋济当护军时,民间都传“买牙门要千匹绢”,可赵云当职时,杨戏在《季汉辅臣赞》里直夸他“统时选士,猛将之烈”。他选人的时候只看本事不看关系,连刘备亲信的侄子想走后门都被他怼回去。当时蜀汉人才渐多,派系也开始冒头,刘备把选将的权力交给他,就是用赵云的“干净”镇住歪风,确保军队里全是能打仗的硬骨头,而不是攀附权贵的草包。   这三个官职一路看下来就懂了,赵云的价值从不是和关张比冲锋陷阵。牙门将军是“贴身护卫+参谋”,护的是刘备的安危;翊军将军是“战地总管+地方官”,稳的是蜀汉的地盘;中护军是“人事主管+禁军统领”,保的是军队的根基。   刘备这辈子识人最准,他知道关羽是“帅才”,张飞是“猛将”,而赵云是“定海神针”,越是乱局,越要把最关键的后方、人事、核心护卫交给他。   所以压根不用纠结“五虎将”的虚名,刘备给赵云的,是比排名更实在的信任。那些专属官职就像三把钥匙,分别开着蜀汉的安全门、稳定锁和人才库,而能同时握住这三把钥匙的,从头到尾只有赵云一个。

0 阅读:28
墨韵兰亭

墨韵兰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