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已经从中美俄的“一极两强”,变成“两极一强”,俄乌冲突开始前,中美俄这三国,是全球公认的三大强国,被称为五常里的“上三常”,上三常经常是两强对抗一极的局面,在当时两强指的是中俄,一极指的是美国,本来这个局面会持续很久,但俄乌冲突过后,世界格局就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俄罗斯原本想速战速决,没想到前线不是一帆风顺,反而陷进消耗泥沼,西方的重拳制裁一波接着一波,让俄罗斯经济压力越来越大。 俄罗斯能坚持下来,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和中国的紧密合作。石油和天然气多了新买家,贸易也有了新路子,算是关键时刻撑住了局面。 此时的美国,原本算盘很精,想着隔岸观火借乌克兰消耗对手,自己既能削弱俄罗斯,还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 可是真正打起来才发现,这场仗烧的钱和资源像个无底洞,投入的武器一件接一件往里扔,国内反对声也越来越大。 美国原打算把主要精力和资源都集中在亚洲围堵中国,但现实却逼得他必须两头兼顾,原本紧锣密鼓的计划眼看就被打乱了。 就在美俄两头空耗的时候,中国显得格外安静。没有趁火打劫、也没有站队,而是一步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全球产业链被战争撕裂,很多国家的货物供应都出现问题,可是中国这头生产线没乱,成了不少国家的主心骨。出口依然稳步增长,外贸越来越受欢迎,很多国家开始主动靠近,想着跟中国多合作。 外部压力没有让中国退缩,反倒逼出来一条自主研发的路。高科技领域被针对,芯片限制直接上马,但中国没被拖住。 甚至接连在新能源汽车、航天工程等方向拿下一项项成果,硬是把自己的产业链撑起来。中国市场从大到强,全球影响力跟着水涨船高。 这场战争逐渐拉开大国之间的差距,俄罗斯一方面军事实力虽强,但经济弱点暴露无遗,遇到全面制裁就有点撑不住。美国看似实力最强,实际内部产业空洞、社会矛盾多,满世界左右开弓并不是那么轻松。 中国这边的路子,不求快,但步步扎实,把经济、科技、国防都捏在了手里,三项一起发力,显得更加靠谱。 这下,从美中俄各自对峙的旧模式,变成美中为主、俄罗斯相对边缘。“一极两强”变成了“两极一强”,世界走进了全新的棋盘。 这个变化背后,其实很简单。再大的国家,没有坚实的经济底子和技术实力,靠打仗维持地位迟早会出问题。真正有分量的国家,是能稳扎稳打把本事攒起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