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4日签署一项行政令,计划利用美国的国家实验室等资源建立一个综合人工智能平台,旨在“加速人工智能在变革性科学发现中的应用”。白宫称这一任务在紧迫性和雄心上可以与曼哈顿计划相媲美。(环球时报) 把AI计划和曼哈顿计划相提并论,白宫这波拔高操作确实够吸睛,但细品之下全是熟悉的霸权逻辑。 说真的,把AI计划和曼哈顿计划绑在一起,本身就透着一股刻意的误导。曼哈顿计划是什么?是二战时期美国集中十万人、耗资20亿美元打造的原子弹研制项目,核心目标是赶在纳粹德国之前掌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最终以广岛、长崎的核爆终结了二战。它从诞生起就带着强烈的军事对抗属性,而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通用技术,本该是服务全人类的“公地”,而非某个国家独占的霸权工具。白宫非要把两者划等号,说白了就是想把AI发展拖进“军备竞赛”的框架,用当年垄断核武器的套路,在智能时代继续掌控话语权。 有意思的是,美国这套“政府主导科研却伪装市场神话”的把戏早就不是第一次上演了。二战前美国科技还落后于欧洲,正是靠曼哈顿计划开启了联邦政府全面介入科研的模式,国家实验室的前身就是该计划的核设施。战后又通过《国家科学基金会法案》锁定政府对基础研究的主导权,才奠定了科技霸权。可对外却大吹“市场万能论”,忽悠后发国家弱化政府作用,自己却偷偷搞“国家资本主义”那一套,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双标,在AI领域又玩上了新花样。 特朗普的行政令看似聚焦“科学发现”,但背后的布局全是霸权的老味道。这次整合的国家实验室,本身就带着军工复合体的基因,而美国早已在欧洲和印太建立AI战斗实验室,把智能技术往作战方向硬拽。从之前封杀华为昇腾芯片,到OpenAI从开源变闭源,再到拒绝签署全球AI包容发展声明,美国的每一步都在编织“科技铁幕”,企图让AI规则由自己定、技术红利由自己独吞。所谓的“变革性科学发现”,不过是掩盖垄断野心的遮羞布,真正想要的是把AI变成新的“原子弹”,让其他国家永远处于技术依附地位。 科技的进步从来不是靠封锁和对抗。AI能赋能医疗救人、助力农业增产,还能帮发展中国家缩小数字鸿沟,这些价值的实现需要全球协同,而不是单边主导。中国提出的全球AI治理倡议,还有DeepSeek的开源实践,都在证明技术普惠才是大势所趋。美国非要逆潮流而动,把全人类的共同机遇变成霸权博弈的筹码,到头来只会陷入“封锁—反制—再封锁”的恶性循环,就像之前对中国芯片禁售最终失败一样,垄断永远挡不住创新的力量。 白宫的类比看似雄心勃勃,实则暴露了对霸权衰落的焦虑。AI不是原子弹,科技红利也不可能被单一国家垄断。真正的雄心,应该是推动技术造福全人类,而不是忙着打造新的霸权工具。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