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越南媒体突然报道了:受中日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在日本的越南务工群体因为中国游客减少,正在经历解雇和减薪潮。 最近这阵中日关系闹得挺僵,导火索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涉台问题上的错误言论,这话一出口,中国这边立马有了反应,文旅部直接发了提醒,建议大家近期别去日本旅游,别小看这则提醒,威力简直是立竿见影。 日本旅游业这下算是慌了神,要知道中国游客可不是普通客源,2025年前三季度在日消费就飙到16443亿日元,占了全球赴日游客消费总额的近四分之一。更别说10月份单月就有71.57万中国游客访日,占比快到两成了。 订单取消的消息跟着就来了,北海道札幌一家酒店短短几天就收到二十多晚的取消预订,爱知县蒲郡市有家宾馆更惨,中国游客原本占了一半住宿客人,现在预约全黄了。 最愁的是做中国人生意的旅行社,有一家直接透露今年剩下的预订量锐减80%,野村综合研究所算了笔账,这波冲击可能让日本一年少赚1.79万亿日元,GDP都得被拖累0.29%。旅游业占日本GDP的7%,这下连锁反应直接传导到了下游产业。 首当其冲的就是靠游客吃饭的服务业,而这行里偏偏挤满了越南务工者,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摆在那儿,截至2023年10月,在日外国人务工者首次突破200万,其中越南人最多,足足52万,占了四分之一还多。这些人里近7万是“特定技能人才”,大多扎在服务、制造这些缺人的领域。 小樽市开纪念品店的老板都发愁,说接待的游客里中国人最多,要是冬天不来,整个商业区都得受重创。这话没说错,酒店、免税店、餐饮这些岗位,本来就靠着游客流量撑着。中国游客一少,生意立马缩水,企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裁员减薪。 越南务工者在日本的处境本就不算稳当,之前就有不少例子,埼玉县一个越南青年借了一万美元来当技能实习生,才8个月就被强迫签辞职信赶走,连原因都没说清。横滨还有个海鲜加工场的实习生,就因为想请假回国结婚,直接被劳务公司连夜打包送回越南。这些企业本来就把外劳当“方便的劳力”,遇上生意差,自然先拿他们开刀。 大阪一家免税店的越南员工最近就遭了殃,店里销售额掉了六成,老板先是把时薪从1100日元砍到950日元,没过多久干脆裁了五个越南员工。东京新宿的居酒屋更直接,借口“客流不足”,把三个越南服务员全辞退了,只留了日本本地员工。 更无奈的是,这些越南务工者根本没多少反抗余地,他们大多借了高利贷来日本,签证又和企业绑在一起,被解雇就意味着得立马回国,之前的投入全打水漂。有工会主管早就说过,越南劳工拿低薪、受欺负是常事,根源就是种族歧视和人权意识缺失。日本企业也摸准了这点,知道他们不敢闹,裁员减薪毫无顾忌。 有人可能觉得是日本企业太苛刻,但换个角度看,企业也有自己的难处,游客锐减导致营收暴跌,他们得先保住自己。而且按日本的规定,给外劳换工作要走两个月流程,期间房租工资全得企业扛,不少老板干脆选择直接解雇,省了后续麻烦。 这事儿说到底就是个恶性循环,中日关系影响游客数量,游客数量决定企业营收,企业营收又直接关系到越南务工者的饭碗。越南媒体之所以盯着这事报,是因为这些务工者背后连着无数越南家庭,他们出国打工就是为了赚钱盖房、养家,一旦失业减薪,家里的日子立马紧巴。 之前还有人说日元贬值会削弱赴日务工吸引力,但越南和日本的工资差距摆在那儿,2022年越南人均GDP才4163美元,比日本差远了,还是有大批人愿意来闯。可谁能想到,自己的生计居然系在异国的外交关系上。 现在北海道政府都急着开对策会,怕旺季受影响,那些被裁的越南工人却只能收拾行李,要么想办法打黑工,要么灰溜溜回国。毕竟在日本,他们既没有稳定的保障,也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成了这场风波里最无辜的受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