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正式向全球宣告,对乌首度动用超级炸弹,震动西方国家。 这枚三吨重的铁疙瘩里塞了足足1400公斤高爆装药,是苏联时代就躺在仓库里的老物件。可俄军工程师给它加了复合材料翼面和惯性制导加卫星修正的双保险导引头,从苏-34战机机腹脱离后,能在1.6万米高空无动力滑翔147公里,误差还控制在5米以内。 搁以前,这老物件就是个单纯的“铁疙瘩”,扔出去全凭运气,载机还得冒着风险低空飞行。苏联解体后更是直接停产,在仓库里躺了几十年,只在马里乌波尔攻打卡里米乌斯钢铁厂时短暂露过面,当时就把藏在地下工事里的武装分子震得没了底气。 这次之所以能引发震动,全靠俄军工程师的“旧瓶装新酒”。他们给这枚老炸弹加装了复合材料折叠翼面,又配上惯性制导加卫星修正的双保险导引头,一下子把古董改成了精准打击利器。 从苏-34战术轰炸机机腹脱离后,这枚炸弹能在1.6万米高空像滑翔机一样无动力飞行147公里,最终落点误差能死死卡在5米以内。 这种改装思路其实是被战场逼出来的,俄乌冲突进入胶着阶段,乌军在前线修了大量坚固工事,普通弹药打上去跟挠痒痒似的。而俄军的精确制导导弹成本太高,没法大批量用,便宜的无制导炸弹又得让苏-34飞到乌军防空导弹射程内投放,风险实在太大。之前就有苏-34因为低空投弹被“毒刺”导弹击落,吃了不少亏。 现在这套改装方案完美解决了矛盾,负责研发的GNPPBazalt公司早十几年就有类似技术储备,这次针对FAB-3000的改装几乎不用动原弹体,直接加装套件就行,成本能压得很低。加装的双平尾和双垂尾设计特别实用,哪怕弹体保留了苏联时期的头部阻力环,也能保持飞行稳定,这比美国JDAM-ER改装时还要换尾部的做法省事多了。 苏-34现在完全不用冒险了,在1.6万米高空投弹后,炸弹借着滑翔翼面一路飞向目标,这个高度远超乌军多数防空系统的射程。有数据显示,俄军今年已经投了3500枚这类滑翔炸弹,是去年的16倍,乌军放弃阿夫杰耶夫卡重镇,就跟俄军两周内密集投放这类炸弹导致防线崩溃直接相关。 更让西方在意的是,这种超级炸弹已经恢复批量生产,去年3月底,时任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还去下诺夫哥罗德州的工厂视察过,当时一枚刚下线的FAB-3000油漆都没干,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是要大规模列装的信号。按照新华网引述的俄军事专家分析,这玩意儿专门用来敲掉大型工业设施、加固桥梁和地下掩体,刚好克制乌军层层布防的战术。 西方媒体盯着数据算得门儿清,这炸弹爆炸产生的爆轰波杀伤距离超过70米,破片能飞260多米远,在地面炸出的弹坑深达8米,堪比小型核弹的破坏效果却没有辐射。美军现役最大的GBU-15滑翔制导炸弹全重才1.6吨,跟FAB-3000比起来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北约国家的紧张不是没道理,这种“低成本高精度大威力”的组合太棘手,俄军能批量生产就意味着可以无差别砸向战场关键节点。更要命的是,俄军还在往更大吨位推进,之前有消息说连5吨级的FAB-5000都在改装计划里。 有西方军事专家在分析时提到,这事儿本质是俄军用成熟技术解决战场刚需,苏联留下的弹药库存本就丰厚,加上简单改装就能变身王牌,既避开了精确制导武器产能不足的问题,又能实实在在震慑援乌的西方国家。毕竟当乌军的坚固工事连“地下掩体都能炸塌”的超级炸弹面前失去意义时,西方再递多少常规武器都难挽颓势。 俄军这步棋确实够狠,用仓库里的老底子改出震慑全球的杀器,既节省了研发时间,又精准戳中了战场痛点。西方现在的震动,说到底是没料到这种“旧物翻新”的思路能玩出这么大威力,更担心这种打法会彻底改变俄乌战场的攻守平衡。

风语少校
爆炸波杀伤距离区区的70米,威力大吗?1400公斤物体从1.6万米高空坠落,恐怕深度也不止8米吧,何况是1400公斤高爆炸药,纯粹瞎扯。😎😎😎
万势入亿 回复 10-28 22:48
就是,一块1400公斤的石头从16000米高空落下砸的坑也该有8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