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方面传来消息! 日本媒体“宣布”了一个冷冰冰的现实: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里,能被日本品牌牢牢占据的领域,已经所剩无几。 咱们这代人多少都有印象,二三十年前,家里能摆上一台日本品牌的彩电、冰箱,那绝对是邻里街坊羡慕的对象。那时候的日本货,仿佛就意味着“耐用”“高级”,甚至有老人说“买台日本冰箱能用到孙子辈”。可现在你再逛逛家电卖场,海尔、美的的柜台前挤得水泄不通, 日本经济新闻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家电市场本土品牌占有率已突破80%。索尼、松下的展台冷冷清清,曾经象征品质的东芝电视更被中国企业收购。这种转变背后,是中国制造的全面崛起。 还记得2008年吗?那时北京奥运会场馆里到处都是日本电器的广告。如今杭州亚运会的赞助商名单上,清一色是中国品牌。这种更替不是偶然,是无数工程师在实验室熬过的夜晚,是生产线工人对螺丝拧紧力度0.1牛·米的执着。 日本企业家至今想不通,为什么他们的精益生产会败给中国速度。其实答案很简单:我们不再满足于模仿。格力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3%,美的在全球设有28个研发中心。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工厂流水线上诞生的革命性创新。 看看身边年轻人吧。他们追逐华为折叠屏手机的速度,比当年抢购日本Walkman还要疯狂。小米在东南亚市场把日本家电打得节节败退,这种场景仿佛历史的重演,只是攻守之势早已逆转。 不过也别急着欢呼。日本仍然牢牢掌控着半导体材料、精密仪器等核心领域。那些看不见的战场才是真正的较量。我们突破了家电这座堡垒,前面还有更多高地需要攻克。 这场商业战争最讽刺的是什么?当年教我们质量管理的日本老师傅,现在正排队参观海尔智能工厂。那个说要传给孙子的日本冰箱,其实早被拆解研究透了。中国企业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从学生到对手的蜕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