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万万没想到:中日闹这么凶,莫迪和李在明这俩老狐狸突然都冒头了。 日前,美

飞天史说 2025-11-26 10:19:58

美国万万没想到:中日闹这么凶,莫迪和李在明这俩老狐狸突然都冒头了。 日前,美国高层已经明确表达了对日本的力挺,美方表示:我们对日本的防卫承诺很坚定。美方希望用这种方式镇住亚洲,让中国以及亚洲的这些国家都别为难日本。 日本这次真是撞在了枪口上。高市早苗说台湾局势牵扯日本安全,这话是非常直接的踩到了中国最敏感的红线。 中国的反应快得让人措手不及,各路部门一齐上阵,不光是发警示,还让航班直接“刹车”。11月24日,已有12条中日航线停飞,大量的中国游客机票被退。 日本原本就靠中国游客“撑场子”,现在东京、京都这些热门城市的旅馆空房率飙到七成,机场也冷清了不少,零售业的股价直接掉了九到十一个百分点。 日本本土的经济学家都看傻了眼,穆迪分析公司驻东京高级经济学家指出,若中国游客数量减半,日本GDP增速可能下降0.2个百分点,对于本就举步维艰的日本经济而言冲击显著。 这下日本才明白,光靠美国的防卫承诺,挡不住经济的“寒流”。美国嘴上说得漂亮,可旅游业的损失,美国也帮不上什么忙。 就在日本一片愁云惨雾的时候,印度那边动作比谁都快。莫迪政府抓住这个空档,直接宣布对中国公民全球恢复旅游签证。 这事儿别看低,距离中印边境紧张也就过去五年,莫迪这步棋,明显是盯上了中国游客的钱袋子。 疫情前中国游客每年能给印度带来近30亿美元的收入,这回旅游签证重新开放,印度旅游业像打了鸡血,机场加装中文引导,酒店和旅行社也都开始推新服务。 印度人知道自己旅游体验还有短板,但莫迪就是会抓机会,趁中日关系僵着,把原本要去日本的中国游客“截胡”过来。印度旅游业这波“借力打力”,不光能补上损失,还能带动本国经济和中印经贸合作,一箭双雕。 韩国这边,李在明也不甘寂寞。看到日韩因为独岛(日本叫竹岛)又闹起来,韩国立马暂停了原定于本月重启的韩日联合搜救演习,还让空军加大独岛附近的巡航力度。 更有意思的是,韩国政府在官方场合把“东亚三国”的顺序调成了“韩中日”,把中国放在日本前头,意味不言自明。 李在明和之前尹锡悦的亲日政策完全不同,他这套“平衡术”,就是想在中美日三角关系里多握点主动权。 G20峰会时,李在明还主动传递访华意愿,首尔商圈也专门为中国游客定制服务。从这些动作看,韩国一边拉开与日本的距离,回应国内情绪,另一边又抱紧中国市场的“大腿”。 美国本来想搞个美日韩的“铁三角”,结果韩国现在耍起了“平衡术”,让美国有点挂不住。 整个过程看下来,其实美国的算盘并不难理解。美方高层公开说,支持日本防卫的承诺“很坚定”,目的是想给日本打气,同时给亚洲其他国家传递信号,别想着给日本添乱。 可现实是,亚洲国家越来越不吃这一套。印度和韩国这两位“关键角色”,趁着美日忙着表态,自己悄悄调整策略,争取利益最大化。美国再怎么喊口号,也拦不住亚洲国家根据自身利益灵活应对。 说白了,亚洲的局势早就不是几十年前那种“谁拳头大谁说了算”的老路子。中国经济体量摆在这,谁都离不开中国市场,连一向强势的日本也得承认对中国的依赖。 美国虽然想给日本撑腰,但亚洲国家更看重实打实的利益。莫迪和李在明的做法,其实反映了亚洲国家自主性的提升。 比起盲目选边站队,他们更愿意在夹缝中找机会,既不和中国闹翻,也不完全倒向美国,把自己的小算盘打得明明白白。 这波中日摩擦,反而成了亚洲权力格局重组的催化剂。日本吃了苦头,印度趁机捞好处,韩国则在大国博弈中找到空间。 中国的反制措施展示了实力,同时也用实际行动告诉外界,核心利益不容碰触。美国虽然还在力挺盟友,但现实是,亚洲国家更看重自己手里的牌,谁也不想再当别人的棋子。 归根到底,这场风波让人看清了亚洲新一轮的势力变化。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但也绝不吃亏。美国想掌控亚洲,发现手里的牌没以前那么好用了。 印度韩国各自出招,亚洲的多极化趋势愈发明显。未来怎么走,每个国家心里都在盘算,但有一点很明白,谁能把握住主动权,谁就能在这场大戏里笑到最后。 参考资料:李在明:尽快访华 2025-11-24 13:38 中国报道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