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之战,就是中美日之战。中日之战,就是中美日之战。中国的统一之战,冲在最前面的是日本,为台独势力和日本提供强大支援的是美国,紧跟美国后面的是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菲律宾,其次后援的是加拿大、新西兰、北约集团和欧盟。 这些看似庞大的“阵营”,真能拧成一股绳吗? 菲律宾11月刚宣布将18万军队投入战备,扩大南海巡逻范围,转头就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发表联合声明,试图用所谓“南海仲裁案”给中国施压,殊不知自己早已沦为前线“肉盾”。 欧盟的一些政客更离谱,2025年4月德国、法国议员组团窜台,和台当局讨论“合作契机”,完全违背了欧中建交时承认一个中国的承诺,不过是为了在国内捞取政治资本,向美国表忠心。 北约更是跨洋而来,2025年推动日本成为“实质参与者”,双方共享燃料弹药,甚至计划在远东开展联合行动,把欧洲的军事集团对抗搬到亚太,彻底破坏了地区安全格局。 但这些联盟并非铁板一块,日本国内支持直接参战的民众仅占18%,欧盟内部德法等国也顾虑对华经贸利益,这种各怀鬼胎的联合,根本经不起考验。 2025年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的答辩彻底卸下了遮掩,公然将台海冲突与日本“存亡危机事态”挂钩,暗示要行使集体自卫权介入。 这不是随口说说的政治表态,而是日本战后首次由在任首相明确军事介入台海的信号,背后是步步为营的防务部署——在与那国岛、石垣岛部署射程1000公里的12式反舰导弹,采购400枚“战斧”巡航导弹,还在冲绳驻扎了专门的滨海作战团,形成对台海的“南北包夹”态势。 日本如此急切地冲到前面,核心不是为了所谓“台湾安全”,而是台海航道承载着其90%的能源和60%的食品运输,一旦局势变动,这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经济将瞬间停摆。 但他们忘了,台湾34个团体早已联合抗议,明确拒绝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这种强加的“保护”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侵略铺垫。 美国的支援从来都带着精明的算计。2025年10月中美元首会晤刚结束,特朗普还夸中美关系“超出预期”,11月13日五角大楼就批准了3.3亿美元对台军售,卖的却都是F-16、C-130的老旧零部件,承诺的F-16V战机交付一再推迟。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根本不想让台湾获得真正的先进武器,怕的是这些装备最终成为解放军的战利品,更怕过早激化与中国的矛盾。 台湾在美国的全球战略里,不过是一枚用来牵制中国的棋子,需要时拿出来敲打,没用时就弃之不顾。 就像特朗普政府一边逼着台湾投资350亿到500亿美元参与美国高科技合作,一边用过时军售敷衍,这种“工具化”操作,让台湾当局看似有了靠山,实则一步步陷入更深的被动。 在厦门经营台资企业的林伯,爷爷是当年随国民党来台的老兵,他每年都会往返两岸探亲。“爷爷临终前还念叨着要回河南老家看看,两岸本是一家人,怎么能让外人挑唆?”林伯的话道出了多数两岸同胞的心声。 他们见证了两岸经贸的深度融合,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更清楚外部势力的干涉只会带来灾难。 而解放军的行动早已给出明确答案:2025年4月东部战区开展大规模联合演训,歼-20、轰-6K携实弹升空,火箭军导弹进入发射阵地,演练的“海空封控、精确打击”等科目,就是对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者的严正警告。 中国从不主动寻求冲突,但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和能力,绝不容任何国家低估。 国家统一是历史大势,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外部势力的围堵、分裂分子的挑衅,或许能制造一时的波澜,但终究挡不住统一的步伐。 那些试图干涉中国内政的国家,最终只会为自己的冒险行为付出代价——日本若真敢介入,西南诸岛将成为优先打击目标,经济命脉也会因航道封锁而断裂;美国的军事围堵只会倒逼中国加速国防现代化,让其亚太霸权进一步衰落;其他盟友跟着凑热闹,只会损害自身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得不偿失。 统一之路或许充满挑战,但我们始终坚持和平统一的努力,也绝不放弃使用武力捍卫主权。 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都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为什么说“开战即封门”?你想想,日本正愁手里没牌打,这70万滞留人员就是天然的“
【1095评论】【4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