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晚年,四肢浮肿溃烂,拒绝服药,直面死亡。1942年,弘一法师临终前,他将

史太郎呀 2025-11-26 01:54:52

弘一法师晚年,四肢浮肿溃烂,拒绝服药,直面死亡。1942年,弘一法师临终前,他将弟子叫到身边,再三叮嘱:“等会装进棺材的时候,记得在四个小角的位置放上小碗水。 1942年10月10日,弘一法师突然停止进食,只饮少许糖水,侍者妙莲法师心急如焚,弘一法师却异常平静地说道:小病从医,大病从死。 这几天里弘一法师做了几件事,首先他给远在上海的弟子丰子恺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只有八个字: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第二件事他口述了详细的身后事安排,要求一切从简,遗体只着短裤,不设灵堂。 法师还提笔写下悲欣交集四字,笔画歪斜墨迹由浓转淡,显然已是强弩之末,写完后他对妙莲说:悲是为众生苦,欣是得解脱乐,两者本是一体。 10月13日当晚八时,弘一法师右胁而卧安然圆寂。 世人多知弘一法师,却少有人了解李叔同,弘一法师俗名就叫李叔同,出生在天津一个富商家庭,但是他5岁时丧父,26岁时母亲病逝,母亲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说:世事无常,勿太执着,这句话成为他日后出家的种子。 少年李叔同才华横溢,诗词书画无一不精,然而越是深入艺术,越感受到生命的虚无,38岁那年他在杭州虎跑寺开始了18天的断食修行。 断食第七天,剧烈的胃痛让他几乎放弃,第十天幻觉开始出现,第十五天,身体突然变得轻盈,内心前所未有的清明,断食结束后他决意出家。 出家初期内心并非毫无挣扎,第一次公开讲经时,他紧张得声音发颤,台下有人窃窃私语: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叔同,那一刻他明白了什么叫放下身段。 晚年他自称朽人,不再用法师署名,有人不解,他说:朽木不可雕,但可以做柴火,温暖他人。 1936年春天,弘一法师在闽南山区讲经时,被当地特有的黑蝇叮咬,这种昆虫携带毒素,咬伤处迅速红肿溃烂,短短数日溃疡从手背蔓延至整条手臂,继而波及双腿。 传贯法师前去探望时,被眼前景象震惊弘一法师双臂肌肉大面积脱落,白骨隐约可见,空气中弥漫着腐臭,医生诊断为败血症前兆,建议立即使用西药抗生素,但弘一法师婉言谢绝,只用自制的草药简单外敷。 高烧持续了45天,最严重时法师连续三日昏迷不醒,醒来后第一件事,竟是询问弟子:念佛功课可有耽搁? 病中法师仍坚持每日书写经文,手臂溃烂无法握笔时,就用布条将笔绑在手上,有访客见状落泪,法师反而安慰道:病是良师,教会我放下执着。 弘一法师的慈悲,体现在最微小的细节中,雨天外出,他撑伞不是为自己遮雨,而是担心肩膀上可能栖息的小虫被淋湿,夜晚诵经,他刻意放慢语速、压低声音,怕惊扰窗外树枝上睡觉的鸟雀。 有次弟子看见法师为一队搬家的蚂蚁搭建临时木板通道,足足守候两个小时,直到最后一只蚂蚁通过,弟子问:师父不累吗,法师答:它们也是在讨生活。 弘一法师坐藤椅前必定先轻摇几下,等缝隙中的小虫爬出,走路时永远低着头,生怕踩到地上的蚂蚁,有人笑他迂腐,他不辩解:尊重生命,不需要理由。 弘一法师圆寂后,当代高僧梦参长老曾评价,弘一法师的舍利,不是修来的,是他的慈悲心自然结晶。 佛教认为舍利是戒定慧的结果,但弘一法师的1800颗舍利告诉世人另一个道理,真正的修行,不是追求神通,而是在最平凡的日常中践行慈悲。 如今,这些舍利分别供奉在泉州清源山和杭州虎跑寺,每年无数信众前来瞻仰,他们看到的不仅是舍利,更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 弘一法师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悲欣交集,为众生的苦难而悲,为解脱的可能而欣,生与死不过是这悲欣之间的一次轮转,四碗清水护住的蚂蚁,或许就是他留给世界最后的教诲:慈悲,从不分大小。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0 阅读:0
史太郎呀

史太郎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