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国打击日本就一定不会是一打一,俄罗斯和朝鲜一定会参战,美国不一定直接参战,

宝林谈古论今 2025-11-25 21:41:35

一旦中国打击日本就一定不会是一打一,俄罗斯和朝鲜一定会参战,美国不一定直接参战,但一定会间接参战,韩国一定会被卷入,这是没办法的事,所以一旦中日开战将会是连锁反应,能不战而胜人之兵是最好的! 看看甲午战争的教训就知道,当年俄国以为能隔岸观火,结果日本吞下辽东半岛的瞬间,圣彼得堡的地图上直接划出了"黄俄罗斯"的红线。 现在的俄罗斯更不可能坐视日本在远东扩张——海参崴的破冰船刚给北极航线开道,日本若控制钓鱼岛以西,等于在中俄能源走廊的脖子上套绞索。别忘了,去年中俄联合巡航绕日本列岛时,俄军轰炸机的雷达早把日本所有军事基地的坐标摸了个遍。 朝鲜半岛的火药桶比1894年更烫手。当年大院君被日军架着签城下之盟,现在平壤的火箭炮阵地离三八线只有50公里。金正恩去年访华时特意参观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这不是怀旧——朝鲜比谁都清楚,日本自卫队的远程导弹射程已经覆盖平壤。一旦中日擦枪,朝鲜绝不会只做啦啦队:2024年中朝联合军演时,朝鲜特种部队已经演练过封锁对马海峡的预案。 别忘了,朝鲜的铁路系统至今保留着苏联时代的宽轨,和中国东北的运输网无缝对接,这可不是为了卖海鲜准备的。 美国的算盘最精。1904年日俄战争时,罗斯福表面调停实则给日本输血,现在拜登政府更不可能为日本赌上全部家底。驻日美军的F-35机群确实能骚扰东海,但关岛的航母战斗群敢不敢穿越菲律宾海? 2025年美军兵棋推演显示,一旦台海和东海同时开战,美国在西太的弹药储备撑不过两周。所以华盛顿的剧本早写好了:给日本送爱国者导弹,开放关岛的情报中心,让韩国的萨德雷达组网——但绝不会让大兵踏上钓鱼岛半步。毕竟,美国在东亚最害怕的不是中国崛起,而是中俄朝铁三角真的连成一片。 最惨的是韩国。首尔的政客总以为能在中美之间走钢丝,可他们忘了,朝鲜半岛的纵深还没日本列岛宽。2024年韩国国防部泄密文件显示,驻韩美军的17个基地中,有11个在朝鲜火箭炮的覆盖范围内,剩下6个离日本海太近——中日开战第一天,济州岛的美军雷达站就会成为东风导弹的靶标。 更致命的是韩国的半导体产业链:日本的光刻胶占全球70%,中国的稀土占韩国进口量92%,两边一掐脖子,三星的生产线能挺过三天都是奇迹。文在寅时代试图搞的"均衡外交",在导弹呼啸的夜晚只会变成笑话。 看看日本现在的底气有多虚:石垣岛上的12式反舰导弹阵地,卫星照片早在三年前就被开源情报扒了个精光;自卫队的宙斯盾舰每次出港,东海舰队的电子侦察机都会"伴飞"。 最讽刺的是,日本去年刚花200亿日元加固的横须贺军港,设计标准还是冷战时期防苏联潜艇的——他们根本没算过,055大驱的鹰击-21反舰导弹从宫古海峡发射,12分钟就能让整个港口瘫痪。180分钟灭亡论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日本列岛先天的地理绝症:4000公里海岸线没有一处战略纵深,90%的石油要走中国军舰眼皮底下的航道。 历史最吊诡的地方在于重复。1895年三国干涉还辽时,俄国以为能用外交讹诈白拿旅顺港,结果十年后在对马海战输得精光;现在莫斯科若真的下场,会不会重蹈尼古拉二世的覆辙?平壤的大炮虽然能威慑汉城,但真的敢越过三八线?华盛顿的情报支援看似贴心,可1950年仁川登陆时,美国不也把李承晚卖了个干净? 最该清醒的是东京——现在的中国不是1895年的清朝,东风导弹的射程覆盖的不仅是军事基地,更是日本战后七十年建立的经济命脉。当第一颗钻地弹命中关东电力的变电站时,银座的霓虹会在三分钟内熄灭,比石原慎太郎们的战争演说熄火得更快。 这仗真的打不得。不是因为中国怕牺牲,而是因为东亚经不起第二次甲午——上一次让俄国输掉了远东,这次可能让美国输掉霸权,让日本输掉国运,让半岛重新沦为焦土。 最好的威慑不是导弹,而是让东京明白:中俄朝的联动不是演习,而是写在历史基因里的生存本能。120年前李鸿章在马关颤抖的手,现在应该换成让高市早苗睡不着的备忘录——不战而屈人之兵,从来都是对赌徒最狠的绝杀。

0 阅读:109

猜你喜欢

宝林谈古论今

宝林谈古论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