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挑衅时,我们没有发动自卫反击战,就已经注定今日的结果。在南海风波不断的那几年,菲方船只一次次闯到争议岛礁跟前,中国始终忍让不动手,谁知这步棋竟埋下隐患。 如今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突然发声,硬是把台湾问题扯进来,中日关系一下就绷紧了。 这一连串的动作,难道真是巧合? 去年6月,菲律宾的运补船带着引擎的轰鸣直冲中国海警船,甲板上人影晃动,有人挥舞着器械嘶吼,甚至将不明液体泼向我们的执法人员。 火药味弥漫的海面下,藏着精心设计的剧本。菲律宾演这出戏,观众席第一排坐着的,是华盛顿的决策者。 他们的算盘敲得响亮:把事闹大,逼中国出手,再用“霸凌”的标签当借口,让美国顺理成章地把军事力量往前推。 从1999年故意搁浅在仁爱礁的“马德雷山”号破船开始,这剧本就没换过,只是近年的演技越来越夸张。 菲律宾掏出350亿美元砸向国防,这笔钱远超过去五年教育投入的总和。 买韩国战机,购印度“布拉莫斯”导弹——这些武器与其说是防御装备,不如说是给美国递上的“投名状”,只求把动静闹到全世界都看见。 美国立刻心领神会。美菲联合巡逻从一年8次翻倍到18次,能用的军事基地从5个加到9个。 吕宋岛的基地正对着巴士海峡,克拉克机场的轰炸机一起飞,黄岩岛就在视野里;这些新增的据点,像一把把小刀子,悄悄抵在南海的航线上。 日本也跟着煽风点火。高市早苗的台湾言论不是孤立的,日本刚和菲律宾签了军事互访协定,连后勤补给都打通了——这是要把“台海牌”和“南海牌”捆在一起打? 中国的应对,却没按对手的剧本走。 没搞军事同盟,而是铺开一张经济合作的大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的推进,让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看清:餐桌上的共同利益,远比选边站队的虚名将贵。 南海的浪涛下,藏着更险恶的算计。 美国想把这里变成“第二战场”,拖住中国精力,削弱我们在台海的决心;甚至有消息说,美国直接要求台湾掏钱,升级美军在菲律宾的基地——这条“用菲律宾牵制中国,再用台湾的钱养菲律宾”的链条,已经清清楚楚。 中国的“不动手”,从不是软弱,而是战略定力。 我们在等,等一个合适的时机,为核心利益打出关键一拳;不是在对手预设的时间、地点,打一场他们想要的仗。 两种选择,两种命运。 菲律宾将国运赌在外部承诺的泡沫上,赌在地缘政治的投机里;中国则把根基扎在硬实力增长与周边共同发展的实地上。 真正的战略高手,从来不会让对手牵着鼻子走。 南海的风浪终会平息,而那些把自己绑上外部势力战车的国家,终将明白:借来的威风,撑不起真正的国运
菲律宾挑衅时,我们没有发动自卫反击战,就已经注定今日的结果。在南海风波不断的那几
昱信简单
2025-11-25 21:41: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