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蒋介石下令处死,可就在16年后,他的妻子却拿着日记找到了政府:我的丈夫不是特务,他是地下党! 1976 年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吴雪亚将一本牛皮封面日记递交给工作人员。 翻开第一页,“为党潜伏,死而无憾” 八个钢笔字力透纸背,这是周镐 1946 年入党时所写。 这本日记,终于让被诬为 “军统特务” 27 年的周镐,得以正名。 1949 年南京保密局看守所,寒冬的铁窗透着冷风,周镐靠在墙角,手指在墙壁上划着字迹。 他趁着看守换岗间隙,将策反刘汝明兵团的关键信息,用指甲刻在牢房砖缝里。 “孙良诚已变节,勿再派人接触”,这行隐蔽的字迹,后来被同牢战友带出监狱。 敌人对他动用烙铁、老虎凳,他却笑着说:“你们能打断我的骨头,打不垮我的信仰。” 1948 年 10 月睢宁郊外,周镐穿着沾满泥土的军装,躲在玉米地里观察 107 军动向。 此前他送信给孙良诚时,被国民党巡逻队发现,多亏农民王大爷将他藏进地窖才脱险。 夜里,他借着月光修改策反信,把 “起义后保障官兵安全” 的承诺写得格外清晰。 当他看到副军长王清翰递来的 “同意合作” 纸条时,悄悄将纸条塞进鞋底,防止被搜查。 1932 年上海法租界,周镐穿着西装,戴着礼帽,坐在茶馆里听日伪人员交谈。 他加入军统前,曾亲眼看到日军在老家烧杀抢掠,心里早埋下复仇的种子。 每次获取情报后,他都会绕三条以上的路线返回据点,防止被跟踪。 有次他将日军军火库位置写在香烟纸上,藏在烟斗里,顺利传递给上级,为炸毁军火库立下功劳。 1945 年 8 月南京街头,周镐带着指挥部人员,挨家挨户查看日伪残余的骚扰情况。 有商户反映日军士兵抢粮,他立刻带人赶到粮店,当场扣押两名违纪日军,交予日军司令部处理。 得知南京孤儿院断粮,他从查封的日伪仓库中调出大米、面粉,亲自送到孤儿院院长手中。 百姓们提着鸡蛋、蔬菜来感谢,他却摆手说:“这是我该做的,你们好好过日子就好。” 1946 年南京秦淮河畔,周镐与地下工作者徐楚光在画舫上见面。 他拿出自己记录的军统内部人员名单,低声说:“这些人手上有血债,得想办法制裁。” 徐楚光提出让他加入中共时,他当即咬破手指,在入党申请书上按了血印。 此后,他利用军统身份,多次为地下党提供安全屋,帮助被捕同志家属传递生活物资。 1949 年春雨花台,周镐被押赴刑场时,对着围观百姓大声喊道:“新中国很快会来的!” 敌人用布堵住他的嘴,他却拼命挣扎,想再多说一句唤醒民众的话。 牺牲后,百姓偷偷将他的遗体埋在乱葬岗,直到建国后才被找到,迁葬到烈士陵园。 吴雪亚得知消息后,在坟前放了一本新的笔记本,说:“你没写完的话,我帮你记着。” 1976 年南京民政局,工作人员将 “革命烈士证书” 递给吴雪亚时,她的手忍不住颤抖。 她翻开证书,看到周镐的名字印在 “烈士” 栏下,眼泪滴落在证书上,晕开了墨迹。 此后每年清明,她都会带着孩子们来雨花台,给周镐献上一束白菊,讲述他的故事。 1989 年,她将周镐生前用过的钢笔、眼镜捐赠给纪念馆,希望更多人知道他的事迹。 如今,周镐的故事被改编成连环画,走进南京的中小学课堂。 每年都有学生来纪念馆,听讲解员讲述他的英雄事迹,写下 “向周镐烈士学习” 的观后感。 他当年保护过的南京孤儿院,已发展成现代化的儿童福利中心,中心里立着他的铜像。 周镐虽已离开多年,但他的信仰与精神,仍像一束光,照亮着后人前行的路。 信源:潜伏 化身“余则成”的谍战英雄周镐——现代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