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国际共识 警惕地区安全风险——日本相关政策动向引发多方关注】 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政府在涉台议题、安保政策等方面的一系列表态与举措,引发地区国家及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作为东亚地区重要国家,日本的政策走向直接关系到区域和平稳定,其相关动向是否符合战后国际秩序与和平发展潮流,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11月7日,高市早苗在国会回应相关质询时称,“台湾有事”若出现动用军舰、使用武力等情况,可能构成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这一表态突破了日本以往在涉台问题上的表述底线,违背了《中日联合声明》等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原则,也与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准则相悖。 从国际法与历史经纬来看,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着坚实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台湾及澎湖列岛归还中国,日本在投降书中已郑重承诺遵守相关规定;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亦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国际社会普遍遵循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对此作出严正回应,多次要求日方立即收回错误言论,恪守政治承诺,停止干涉中国内政,避免给中日关系带来进一步冲击。 日本国内对这一危险表态也存在广泛争议。前首相野田佳彦批评该言论“非常危险”“相当轻率”,可能导致日中关系陷入困境;日本共产党委员长田村智子呼吁通过外交手段化解风险,而非煽动对立。《朝日新闻》《东京新闻》等主流媒体纷纷发声,指出相关表述为扩大法律解释打开危险口子,可能损害双边利益。部分日本民众也走上街头抗议,呼吁撤回错误言论,反对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行为。 周边国家及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安保政策动向保持高度警惕。俄罗斯方面表示,日本防卫政策的不确定性令人担忧,呼吁日方牢记历史教训,正视自身历史责任。韩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回应措施,暂停原定于11月举行的韩日联合军事演习,并重申无法容忍可能动摇东亚和平秩序的行为。各国普遍认为,战后国际秩序的核心是反对侵略、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这一秩序是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不应被随意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近期在安保领域的一系列动作引发更多忧虑。2025年日本防卫预算大幅增长,占GDP比重首次突破2%,自卫队在相关区域部署巡航导弹,“加贺”号准航母完成舰载机起降试验并计划编入特定舰队。同时,日方推动修改自卫队军衔名称、讨论调整“无核三原则”等举措,进一步引发周边国家对其是否会偏离“专守防卫”原则的质疑。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双边关系的健康稳定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2024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仍保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规模,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惠及两国企业与民众。当前,地区和平稳定来之不易,任何可能加剧紧张局势、破坏互信的言行都应避免。 国际社会普遍期待日本能够认清形势,恪守战后国际秩序,履行自身承诺,深刻反省历史,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作为负责任的国家,日本应尊重各国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以实际行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而不是采取可能引发对立与冲突的危险举措。唯有遵循国际共识、尊重历史潮流,才能推动地区国家间的互信合作,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