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在印度工厂又双叒停电了!这回直接停了三天,生产线趴窝的损失够买半条生产线—

国哥自媒体 2025-11-25 13:31:58

富士康在印度工厂又双叒停电了!这回直接停了三天,生产线趴窝的损失够买半条生产线——可转头它就给重庆园区砸了20亿。十年前喊着“逃离中国”的外资,现在全往四川、重庆、安徽扎堆,《华尔街日报》都酸溜溜写:“绕了地球一圈,最香的还是中国西部。”今儿咱就掰开了揉碎了,比比印度和中国的制造业“硬实力”。 先比“基础牌”:电力和基建,中国西部稳如老狗,印度越南像走钢丝。 印度那地儿,工厂一周停四天电是常态。有个在印度设厂的浙江老板跟我吐槽:“发电机噪音大得跟飞机起飞似的,工人戴耳塞都听不清指令。”更绝的是审批——三星在诺伊达建手机厂,光拿地就耗了两年,中间还被村民抗议搅黄三次。越南更惨,去年40度高温引发全国大停电,鸿海、立讯停工14天,损失14亿美元,最后偷偷从广西买电救急。 中国西部呢?重庆梅塞尔气体建三期工厂,政府派专人盯进度,水电网络全配齐,说投产就投产;四川搞“园区管家”服务,企业扫个码就能解决工商、税务、环保所有问题。咱这儿的工厂,停电?不存在的!国家电网西电东送工程兜底,西部省份工业用电可靠性超99.9%,比印度高出一个量级。 再比“配套牌”:中国西部是“全家桶”,印度越南是“散装拼图”。 印度工厂最头疼啥?供应链!做个手机,屏幕得从中国进口,芯片得从韩国调货,螺丝钉可能还得找东南亚——零零碎碎凑起来,成本比在中国生产还高。越南更逗,胡志明市工厂造电动车,电池得从中国拉,电机得从日本订,组装线刚开,海运集装箱就堵在港口。 中国西部是真“能打”。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连续8年全国第一,现在不光组装,被动电子元器件、功率半导体都能自己造;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更狠,从电池材料到整车制造,百公里内全搞定。国家2025年西部鼓励类产业目录里,光重庆就列了46项,VR设备、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全涵盖——你要啥配套,这儿都能“打包”给你。 最后比“服务牌”:中国西部是“保姆式”,印度越南是“甩手掌柜”。 印度招商时喊“低税率”,可真落地了,土地纠纷、劳工问题全得自己扛。有个在印度开纺织厂的山东老板说:“招100个工人,光背景调查就耗了仨月,生怕招着黑户。”越南更绝,工厂想扩建,环保审批卡了半年,最后还是找中国中介帮忙才搞定。 中国西部是真“宠企业”。西门子跟重庆搞数字化,政府直接组织100家本地企业去培训,还帮着对接长城汽车当客户;成都搞“交地即交证”,企业拿地当天就能开工。这种“保姆式服务”,印度越南学都学不来——他们的官员,连企业要啥都不知道,咋服务? 美媒说得直白:“我们喊了五年供应链多元化,结果从中国沿海搬到了西部。”为啥?因为中国西部不是“复制粘贴”沿海,是“升级迭代”——电力稳、基建强、配套全、服务好,这些才是制造业的“命门”。 印度越南不是没机会,可短板太致命:电力三天两头断,审批比登天还难,供应链像拼积木。中国西部呢?接了沿海产业转移,还在搞技术升级。重庆的笔记本早不是“组装货”,合肥的新能源汽车能跟特斯拉掰手腕——这种情况下,外资选哪边? 最后我想说:制造业拼的不是“谁便宜”,是“谁能让你安心赚钱”。中国西部赢在“长期主义”——十年修电网、建园区、培养产业工人,现在厚积薄发。这不是偶然,是“基建狂魔”+“服务型政府”的双重buff。 您觉得,印度越南要多久才能追上中国西部?评论区聊聊您的看法! (信息来源:《华尔街日报》、印度工商部数据、美媒分析师评论、在印中企实地采访)印度能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吗? 怎么看待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 越南印度谁将成为世界工厂 制造业转移东南亚是对还是错?

0 阅读:43
国哥自媒体

国哥自媒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