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几千年来中日打仗,从来没一次打到过日本本土。明朝清剿倭寇是在东南沿海,甲午战争的战斗主要在朝鲜半岛和黄海,全都是咱这边在受折腾。 这种独特的优势不是白来的,日本四面环海,海洋就是它天然的保护伞,古时候元朝两次想过去都让台风给阻了,明朝打倭寇也是在中国自己的沿海地带清剿,后来的甲午战争,日本人乘着海上的优势在朝鲜和黄海扩张,最终让中国签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把赔款送到了日本手里,这么一搞日本财政立马壮实了,工业和军队都加码,之后又敢在亚洲搞更大规模的侵略。 中国漫长的陆地边境线让防守压力一直很大,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威胁时时刻刻逼着中国加固防线,农耕文化也让大家习惯安稳和守规矩,但是当对手并不按你的规则出牌,碰上喜欢武力和冒险的邻居,结果就是自己吃亏。 日本的战略就是打“低风险大回报”的算盘,海洋保护下他们本土没什么好怕的,把兵力往外推,如果赢了就赚地盘、拿赔款,输了也能全身而退不伤筋不动骨,这就让他们更敢冒险,每次乱事背后都是把战争变成一门生意经,用别人的土地和资源来给自己添砖加瓦。 这种局面自古到今一直没变,二战的时候美国虽然空袭东京和投了原子弹,可日本还是没遭过真正意义上的陆上入侵,他们的大部分危险和消耗都外包给了被侵略的国家,而本土的人则从战争获利最多,这样的现实让他们越来越敢赌。 不仅如此,战后日本还利用被轰炸这一点给自己披上一层受害者外衣,国际上能得到更多同情,甚至掩盖了他们的侵略责任,这些经验和教训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今天的日本,无论安全政策还是对外布局都始终有种不怕冒险的底气。 现在大家都明白了,靠防守并不能真正让日本收手,只有让他们明白战争不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让他们体会风险才可能从根本上让他们收敛,科技进步后远程打击和两栖登陆的可能性让地理屏障不那么铁了,只要无法保证本土绝对安全,就没法随心所欲继续冒进,这一点是历史反复印证过的,现在依然有效。 日本本土的安全感一直是他们敢冒险的底气源,当国际格局和技术发展逐渐抹平地理优势才会让他们重新审视风险,也许只有这样,亚洲的和平才更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