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现在估计挺后悔的,后悔什么?她后悔的不是加入国民党,也不是竞选主席时缴纳的那笔高额保证金,而是发现自己变成了“维持现状”的代言人,渐渐远离了最初两岸统一的初心。 2025年10月,刚当选国民党主席的郑丽文接受德国之声专访,一句“国民党也没放弃武力保卫台湾”,让岛内舆论炸了——当年那个为两岸同根同源站台的人,如今竟和民进党的“以武拒统”唱上了一个调?! 早几年她可不是这样,2021年的时候还在痛批“台独”全是骗人的把戏,说那些喊着“台独”的政客不过是把口号当工具骗选票,2025年8月还理直气壮地说“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大大方方承认不好吗”,那时候,她为两岸同根同源站台的模样,连绿营都抓不到太多话柄。 可现在呢?郑丽文这话一出口,等于往绿营递了刀子,也让当初支持她“促统”的人傻了眼——这哪还是那个痛批民进党“把台湾当炮灰”的郑丽文?分明是和对手在同一套话术里打转! 这转变哪是突然的,全是被台湾政坛的各方势力架着走的结果! 国民党内部早就把“统派”标签变成了烫手山芋,她刚当选,朱立伦留下的211名党务人员集体辞职,明摆着是给她下马威,而赵少康这类元老直接警告她“要清除亲中力量,否则令不出中央”。 更讽刺的是何鹰鹭事件,那个有陆配背景的中常委,不过说了句“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就被党内考纪会停了职。 郑丽文刚开始还硬着头皮说“违反党章”,可架不住舆论追问,最后只能紧急撤回处分让考纪会重审,这波操作把她的无奈暴露得明明白白:刚把统派的旗子举起来,党内的冷水就泼过来了,不妥协连党主席的位子都坐不稳。 她任命的四位副主席号称“清一色统派集结”,可实际干活时只能强调“不搞急统”,说白了就是把“统一”往遥远的未来推,先把眼前的“维持现状”喊响亮。 2025年9月台媒的民调早给出答案,88%的民众觉得两岸得维持沟通管道,46%期待加强经贸合作,可真正敢喊“统一”的没几个。赖清德搞“台独”遭63%的人不满,但这股不满情绪没转化成对“统派”的支持,反而让中间选民更倾向“别惹事、维持现状”。 国民党高层算得门儿清,2026年“九合一”选举要保优势,2028年要抢“执政”,一旦被民进党贴上“红统”标签,选票就得飞走。 郑丽文心里比谁都清楚,马英九当年走中间路线都没守住民心,自己要是敢硬推“统派”主张,怕是连朱立伦都不如。所以她只能把“尊重2300万民意”挂在嘴边,把“统一”换成“和平对话”,哪怕这根本不是她最初想的。 更躲不开的是美国那只看不见的手,2025年11月她见美国在台协会处长谷立言,表面上谈“两岸和平”,可背地里美方早把话递到了跟前。 之前她还反对赖清德把防务支出提到GDP的5%,说台湾根本没法和大陆比体量,可谷立言一走,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就跟着喊“朝野合作支持防务预算”,这出双簧明摆着是逼她妥协。 美国嘴上说“支持和平对话”,实际就怕台湾不买武器、不搞“以武拒统”,郑丽文要是敢说“不”,美方接下来的小动作少不了。现在来看,她那句“武力保卫台湾”,与其说是说给岛内听的,不如说是说给华盛顿看的,毕竟国民党向来的“亲美”路线,她根本改不了也不敢改。 2025年11月去台北马场町参加追思会,明明纪念的是吴石那些为统一牺牲的先烈,现场还有人喊“我们都是中国人”,可绿营一骂她“美化共谍”,她立马改口“并非着重纪念吴石将军等人”。 之前喊“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后来变成“尊重民意”的模糊说法;当选时说要“赴陆交流”,真到要表态了又只谈“九二共识”避谈统一。她提“一国两区”,打着“一个中国”的旗号,实则和马英九当年的套路一样,不过是用“维持现状”的壳子包装自己,可这哪还有半分最初为两岸统一站台的样子。 缴纳竞选保证金可能肉痛,但那是为了权力的投资,可丢了初心是真的心痛。她现在就像被架在天平上,一边是党内的派系压力,一边是选举的选票需求,一边还有美国的脸色,只能在“维持现状”的钢丝上走。 当年那个骂“台独”骗选票的郑丽文,如今自己也得靠“模糊两岸立场”求生存,这种转变哪里是她愿意的,不过是台湾政坛这潭浑水,把她那点“统派”初心泡软了、磨平了,最后活成了自己曾经最不喜欢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