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21岁战士从前线归来获一等功,向农村的未婚妻提分手,未婚妻闹到部队,

名城探寻 2025-11-25 09:15:10

1986年,21岁战士从前线归来获一等功,向农村的未婚妻提分手,未婚妻闹到部队,看到战士下半身时哽咽落泪...... 1986年。 那是老山轮战最为惨烈的时期。刘庄所在的38军侦察大队奉命执行代号为“捕俘”的渗透任务。 那是一个雨雾弥漫的清晨,刘庄带着侦察小队摸进敌占区,茅草划破迷彩服,蚊虫在耳边嗡嗡作响。 距敌哨卡不足百米时,一枚反步兵地雷突然爆炸,气浪把他掀飞出去,剧痛瞬间吞噬了双腿——等他在后方医院醒来,病床前的军功章在晨光里闪着冷光,可裤管下的空洞,让他攥紧了拳头。一等功的荣誉沉甸甸,可他摸了摸自己空荡荡的双腿,第一个念头就是:不能拖累秀儿。 秀儿是他入伍前定的亲,一个扎着羊角辫、笑起来有两个酒窝的农村姑娘。收到分手信时,她正在家里腌咸菜,坛子里的辣椒水溅到手上,火辣辣的疼,却比不上心里的滋味。信里只有寥寥数语,说“前线见了太多生死,心性变了,不必再等”。 秀儿不信,她知道刘庄的脾气,越是有事,越爱嘴硬。她揣着给刘庄纳的第三双布鞋,坐了两天两夜的绿皮火车,一路打听着摸到了部队营区。 哨兵拦住她时,她急得直掉泪:“我找刘庄!他是我男人!” 等被领到家属院那间临时宿舍,看到刘庄坐在轮椅上,军装穿得一丝不苟,可膝盖以下的裤管却松垮垮地垂着时,秀儿的哭声猛地卡在喉咙里。她冲过去,想摸又不敢摸,手指在半空抖了半天,最后死死抓住刘庄的胳膊,哽咽着问:“你的腿……咋就成这样了……” 刘庄别过脸,声音沙哑:“秀儿,你回去吧,找个健全人嫁了,我这样的……” 话没说完,秀儿已经蹲下身,把那双手工布鞋轻轻放在他轮椅边,然后抹了把泪,挺直腰杆说:“刘庄,你当我是啥人?你在前线保家卫国,我在后方守着你,天经地义!这婚,我不拆!” 她不知道未来的路有多难,可看着眼前这个为国家丢了双腿的男人,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辈子,就跟着他了。 往后的日子,秀儿在部队家属院找了份缝补的活计,每天推着刘庄去康复训练,给他擦身、喂饭,把原本冷清的宿舍打理得有了烟火气。 有人劝她,一个农村姑娘,何必把自己拴在残疾人身上。她却总是笑笑:“他为国家舍了腿,我为他守着家,这账,算得清。” 刘庄在她的照料下,渐渐走出阴霾,开始学习用假肢走路,后来还在部队办的伤残军人培训班里学了修表技术,夫妻俩在营区门口支了个小摊,修表的叮当声里,藏着普通人最坚韧的爱情和担当。 在那个英雄辈出却也伤痕累累的年代,太多像刘庄和秀儿这样的普通人,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着家国与爱情。 他的一等功勋章,是对国家的忠诚;她的不离不弃,是对爱人的承诺。这种忠诚与承诺交织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波澜,却在岁月里沉淀出最动人的重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