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失误断送一段姻缘,真的是年轻小伙的过错吗(真实案例)? 李伟(男)和周媛媛都是黄冈人,在武汉工作,经熟人牵线,两人在线上互相聊天,双方都比较满意。 十一假期头天,李伟在武汉户部巷的早餐店门口等周媛媛,手里攥着两张刚买的热干面纸巾,指节被汗浸得发皱——这是他们线上聊了三个月后的第一次见面。 女生点了三鲜粉,男生跟着要了同款。面汤腾起的热气模糊了李伟的眼镜片,他摘下擦时,瞥见周媛媛正拿勺子拨弄碗里的虾仁。 吃完粉,李伟摸了摸肚子,“老板,再来杯热牛奶”,声音脆生生的,没回头看周媛媛一眼。 周媛媛回家时,太阳正斜照在客厅的红木沙发上,妈妈正用抹布擦茶几,“吃饱没?”“还行,”她换鞋时踢到了门口的鞋架,木夹子哗啦啦掉下来三个,“他后来自己加了杯牛奶。” “他没问你要不要?”妈妈的抹布顿在茶几边缘,水渍在深棕色桌面上洇出个小圈。 “没啊。”周媛媛弯腰捡木夹子,听见妈妈把抹布“啪”地扔进水桶,“这种男的心里没别人!婚前都想不到你,婚后更别指望!” 当天下午,牵线的王阿姨给李伟打电话时,他刚把上午没喝完的半瓶矿泉水扔进垃圾桶。 “媛媛说不合适,”王阿姨的声音透过电流有点劈,“她妈妈觉得你……不够细心。” 李伟捏着手机在房间转圈,窗帘被风吹得鼓起来,像个没气的气球。“我们早上还笑她粉里的香菜放多了呢……”他对着空气说,尾音被窗外的汽车鸣笛声盖住。 后来王阿姨才跟李伟妈妈说,这孩子打小被爸妈照顾得太妥帖,吃水果都是削好皮递到手上,“哪知道跟姑娘出门要问一句渴不渴”。 有人说,周媛媛当时要是直接说“我也想加杯牛奶”,会不会就没这事了?可23岁的她,习惯了等别人察觉自己的需求,就像小时候等妈妈把粥吹凉了再喂。 两年后的春节,周媛媛带新男友回家,妈妈在厨房切腊肉时突然说:“那年十一那个李伟,听说在光谷开了家小公司了。”刀停顿在砧板上,“当时是我太急了,丑话说出去,王阿姨面前拉不下脸。” 李伟后来相亲过三次,第三次时对方问他“要不要尝尝我的红豆粥”,他愣了两秒,赶紧把自己碗里的糖包推过去,“这个甜,你试试?” 那杯没被问出口的牛奶,到底是谁的失误?或许,当两个习惯了被动的人遇上一个急于保护的母亲,错过就成了早就写好的注脚
同学女儿一年前订婚,婆家给了50万的大红包。这姑娘也是真果断,就因为男孩减肥的
【5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