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新消息 11月24日,印度政府正式宣布,全球所有使领馆全面恢复给中国护照办旅游签,不再只限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四个地点。今年10月底加尔各答到广州首航落地,两国断了五年的飞机和签证大门一起重新打开。 这个消息一出,不少想去印度看泰姬陵、逛拉贾斯坦邦沙漠的游客都动了心。 要知道,从2020年之后,中印民间旅游通道一断就是五年,现在航线复航叠加签证全面开放,确实像是打通了两国交流的“任督二脉”。 政策公布才48小时,印度旅游咨询量就暴涨120%,德里、阿格拉这些热门目的地直接冲进了出境游搜索榜前20,足以见得大家积攒了多久的热情。 但热闹背后,有些现实问题不能忽略。很多人以为签证全面开放就等于说走就走,实际办理起来才发现门槛不低。 现在申请印度旅游签还得走纸质流程,要准备10万余额的银行流水、冻结3个月的1万存款证明,还要英文行程单、无犯罪记录公证这些一堆材料,办下来得等15个工作日。 对比东南亚的电子签秒批、落地签,这样的流程确实容易让人打退堂鼓,上半年试点期间签证通过率也才65%。 旅游体验的短板更让人揪心。全印度只有12%的星级酒店有中文服务,70%的热门景区连中文导览都没有,想深入了解文化都难。 更让人担心的是安全问题,去年印度针对外国游客的犯罪案件涨了18%,女性游客的安全感还不到东南亚的平均水平,加上饮食卫生、基础设施这些老问题,都让不少游客望而却步。 印度这次全面开放签证,其实也是有自己的算盘。旅游业是印度的重要收入来源,疫情后旅游外汇收入少了40%,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场,哪怕只吸引1%的中国游客,每年就能带来20多亿美元收入,还能带动300万个就业岗位。 同时这也是种外交信号,在复杂的地缘格局下,通过民间交流拉近距离,比冰冷的外交声明更有温度。 开放是好事,但想留住中国游客,光打开签证大门不够。简化办理流程、增加中文服务、提升安全保障,这些实打实的改进才是关键。 现在上海飞德里的航班客座率已经超过90%,说明市场需求真实存在,就看印度能不能接住这波红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是会趁着政策红利打卡印度,还是会等服务完善后再出发? 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