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真的变了,很多外媒已经有所觉察!包括美国、德国、英国、巴西、新加坡以及俄罗斯

百日依山尽 2025-11-25 00:13:02

风向真的变了,很多外媒已经有所觉察!包括美国、德国、英国、巴西、新加坡以及俄罗斯等国外媒体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他们惊讶地发现中国科技在过去的一年又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看来中国科技崛起的信号越来越明显了! 美国智库专家率先抛出重磅观察,在专业论坛上明确将中国称作“科技巨龙”,研发投入的迅猛增长更是让外界瞩目。 2023年中国研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达2.65%,仅略低于美国,到2024年便实现反超并小幅领先,尽管中美研发投入主体有所不同,中国以政府投入为主,美国侧重企业发力,但总量已基本持平,巨额投入为科技突破筑牢根基。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持续跃升,从十几年前的四十多位跻身第十位,远超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亚洲也已超越日本,仅次于韩国和新加坡,专利申请领域更是表现亮眼,依托高质量的《专利合作条约》提交的专利数量逐年递增,技术创新实力得到国际认可。 俄罗斯媒体对中国科技转型尤为关注,直言过去二十年中国完成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从技术追随者成长为全球标准制定者之一。 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早已摆脱过去几乎无出口的困境,从2020年向印尼、孟加拉国输出电动车起步,如今已稳居全球电动汽车第一大出口国,就连美国专家都对小米、比亚迪等品牌车型赞不绝口,直言若能在美国上市定会选择购买。 除了汽车产业,中国在无人机、5G技术、量子通信和高速铁路等多个赛道同步发力,并非局限于单一领域突破,而是多点开花形成全面优势。 俄罗斯行业人士形象比喻,中国科技发展就像多辆赛车同场竞技,不同企业凭借专属技术比拼创新,比如自动化港口建设中,多家企业各自施展技术所长参与建设,充分激发创新活力。 欧洲媒体的聚焦点则落在中国制造业与科技融合的成果上,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出占全球总额的29%,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35%,到2030年按产值计算占比可能达到45%,强势领跑全球制造业发展。 德国媒体特别关注中国新能源技术的落地应用,从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建设到储能技术的不断突破,中国绿色能源领域的解决方案已出口至多个国家,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英国媒体则留意到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华为等科技巨头在核心技术领域持续攻关,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多个地区,技术实力获得国际市场广泛认可。 新加坡作为亚洲科技枢纽,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均衡性有着深刻观察,既肯定中国在顶尖技术领域的突破,也关注到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进程。 中国拥有众多顶尖高校和优秀人才,为科技研发提供充足智力支撑,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基础教育,着力解决人才与技术升级适配性问题,为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科技经济发展储备力量。 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媒体则更看重中国科技的普惠价值,中国科技企业推出的低成本技术方案,帮助多个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民生水平,让科技发展红利惠及更多地区。 从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到核心技术的全面突破,从产业融合的深度推进到全球市场的广泛认可,中国科技在过去一年的每一步跨越都被外媒清晰捕捉。 这场全方位的科技崛起,不仅改变着中国自身的发展格局,也在重塑全球科技产业版图,越来越多的外媒意识到,中国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关键参与者和引领者之一。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3

猜你喜欢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