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结束后,俄罗斯是否会彻底倒向西方阵营,与中国为敌?这个问题近来被越来越多

恒伟拂尘 2025-11-24 20:44:29

俄乌冲突结束后,俄罗斯是否会彻底倒向西方阵营,与中国为敌?这个问题近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表面看似乎有理——毕竟枪炮声停下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确实会回暖,各种往来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但这种缓和离“彻底倒向”还差得远。俄罗斯就像个在西方门口徘徊了几百年的邻居,每次满怀希望想融入,换来的都是闭门羹。 叶利钦时代曾一头扎进“西化”幻想,结果北约的枪口反而顶得更近;普京早年也试过与欧洲牵手,等来的却是北约东扩到家门口的现实。这种刻在记忆里的教训,可比暂时的战术妥协深刻多了。 战场上硝烟散了,可俄罗斯的供应链已经悄悄长进了中国的经济肌理里。过去三年,俄罗斯的摩托车零件要靠中国阀门,天然气出口依赖东方市场,人民币在莫斯科交易所占比飙升至42%——这些像毛细血管一样的合作,可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就算欧洲重新敞开大门,让俄罗斯放弃现有供应链去重建一套西方标准,成本高得能让任何清醒的领导人缩手。更别说美国和俄罗斯都是能源出口大国,在经济上天生是竞争对手而非伙伴。 有人担心特朗普上台会拿乌克兰做交易,用解除制裁诱惑俄罗斯转身对抗中国。这种剧本听起来聪明,却低估了普京的战略定力。 他最在意的从来是俄罗斯的主权安全,而不是当谁的附庸。当年苏联轻信西方承诺吃尽苦头,如今莫斯科怎么可能重蹈覆辙? 更何况“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正加速推进,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在俄军战场上空盘旋——这种深度绑定的利益网络,比任何外交声明都更有说服力。 当然,俄罗斯社会始终存在亲西方思潮的影子。若俄乌冲突以俄罗斯惨败收场,国内势力可能推动“ “二次西化”;即便获胜,强势的皇俄派也可能因文化亲近性与西方右翼暗通款曲。但这些更多是噪音而非主旋律。普京政权更可能继续在东西方间玩平衡术:一边和欧洲试探性握手,一边紧紧攥住与中国的能源合同和人民币结算体系。 说到底,国际关系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单选题。俄罗斯与西方缓和关系,不等于就要和中国撕破脸。看看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时,美国农场主不照样忙着对中国发货?国家利益这盘棋,俄罗斯比谁都懂得怎么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你觉得俄乌冲突何时能解决 乌俄冲突 俄乌大战的启示 乌俄和谈

0 阅读:13

猜你喜欢

恒伟拂尘

恒伟拂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