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美国成了印度的头号仇敌!就在光辉战机坠毁的硝烟还没散去时,印度媒体发动了一场针对美国的舆论围剿。从今日印度到经济时报,借口出奇一致:都怪美国引擎给慢了、给坏了。这种把技术无能转化为外交勒索的操作,让全世界都看清了印度工业的流氓底色! 印度军工的“摔机传统”早已名声在外。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组装维修的战机堪称“飞行棺材”,十年间大修的米格-29全部坠毁,幻影-2000无一幸免。自家研发的“光辉”战机折腾三十年单价飙至8000万美元,性能却连军方都嫌弃。这般技术烂账竟能甩锅美国,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莫迪政府深谙转移矛盾之道。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建了十几年硬盘被偷,高铁项目耗资百亿却因征地纠纷烂尾,这些民生疮疤正好用反美情绪来掩盖。当国内1.9亿人挨饿、贫困率居高不下时,把美国塑造成“恶霸”简直是最廉价的强心针。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确实给足了口实。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还公开辱骂印度是“死亡经济体”,这种赤裸裸的霸权行径彻底激怒了印度民众。但新德里反抗的底气恰恰来自白宫最恨的俄油贸易——每天170万桶俄罗斯原油不仅滋养着印度经济,更成为地缘博弈的筹码。 这场闹剧暴露了印度外交的投机本色。他们一边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一边又指望中国恢复直航签证。所谓“多向结盟”说到底就是待价而沽,哪个大国给的实惠多就朝谁微笑。当美国停止技术转让核心代码,俄罗斯石油又遭制裁时,印度突然发现“战略自主”原来如此脆弱。 印度真正需要治愈的是“霸权妄想症”。莫迪一边喊着2040年登月,一边放任恒河畔的贫民窟蔓延;一边炫耀“全球领导型大国”身份,一边与周边邻国关系紧张。当2.3亿人日均生活费不足2美元,却沉迷于用神庙逃亡桥冒充大国崛起标志,这种荒诞对比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具讽刺。 西方媒体常夸赞印度是“全球最大民主国家”,可民主填不饱肚子,自由修不好铁路。如果印度精英继续把外交勒索当作发展捷径,那么无论采购美国发动机还是俄罗斯坦克,都永远无法让这个国家真正站立起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