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22日,南非约翰内斯堡的G20峰会间隙,德国总理默茨和

山寒客半青论世界 2025-11-24 17:53:55

当地时间 11 月 22 日,南非约翰内斯堡的 G20 峰会间隙,德国总理默茨和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会面出现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 两人刚以轻松的语气聊完两德统一的经验,李在明半开玩笑地追问有没有 “秘诀”,默茨笑着回应 “没有什么秘密秘诀”,让现场氛围缓和不少。 话题很快转向严肃的国际议题,默茨话锋一转,诚恳地向李在明表达了关切:“我们对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局势非常关注,对朝鲜也有很多好奇,此外,我们目前正在认真考虑对华战略,因此也想了解韩国对中国的看法。” 这番提问背后,藏着德国当下的现实困境。 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近年来一直在对华政策上左右为难。早在 2023 年,德国前任政府就出台了所谓 “中国战略”,喊着要 “降风险”“减少依赖”,但具体该怎么操作却始终含糊不清。 默茨政府上台后,延续了这一论调,甚至在科技领域采取了不少强硬措施,比如宣布将华为排除在 6G 网络建设之外,禁止中国科技供应商进入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可嘴上说得坚决,经济层面的联系却越绑越紧。 最新公布的贸易数据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今年 1-9 月,中德贸易总额达到 1859 亿欧元,约合 1.52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还增长了 0.6%。 而同期德美贸易额下降 3.9%,只有 1847 亿欧元,这意味着中国再次超越美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荷兰国际集团的经济学家都看得明白,德国经济对中国的稀土、半导体等关键原材料依赖显而易见,想真正松动这种深层联系难度极大。 德国企业界的态度也很能说明问题。面对政府的 “去风险” 口号,德国企业纷纷发声强调中国市场不能丢。毕竟像大众汽车这样的巨头,全球三成利润都来自中国,奔驰在华累计盈利更是接近 2000 亿欧元。 这种经济利益的绑定,让默茨自己也不得不承认 “完全脱钩做不到”。就在 G20 峰会前,德国财长克林拜尔带着联邦银行行长和多家金融机构代表访华,这也是默茨内阁首个访华的部长级代表团,足见德国对维系对华经济关系的重视。 反观韩国,作为中国的近邻,长期在经济合作与地缘政治中寻找平衡,确实有不少实践经验可以参考。默茨选择在 G20 峰会这个多边场合向李在明请教,正是想借鉴这种平衡的智慧。 而李在明在会谈中更关注的是向德国取经,希望学习两德统一的经验,双方各取所需,最终还敲定了后续合作 —— 扩大能源、关键矿产领域的经济合作,加强国防领域的实务磋商,约定明年通过互访继续推进。 这场特殊的请教,本质上反映了发达国家在应对中国发展时的普遍困惑。 德国一边想通过 “去风险” 保障自身安全,一边又离不开中国市场和原材料供应,这种矛盾让其对华战略始终摇摆不定。 默茨的提问,与其说是 “对中国一无所知”,不如说是在复杂的国际格局中,想找到一条既不违背自身利益,又能适应中国强劲发展的可行路径。 毕竟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任何国家都无法孤立地制定对华政策,借鉴邻国的经验与认知,或许正是德国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0 阅读:28
山寒客半青论世界

山寒客半青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