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日本媒体预料!李总理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做了发言,呼吁“正视存

未央细说 2025-11-24 17:17:26

出乎日本媒体预料!李总理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做了发言,呼吁“正视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之道,推动各方重回团结协作的正轨。”中方发言对日本只字不提,也未涉及中国台湾。   早在峰会开幕三天前,中方就通过外交渠道释放了明确信号,11月15日外交部例行发布会上,发言人毛宁被问及"日中领导人是否会面"时,直接回应"李强总理没有会见日方领导人的安排",语气斩钉截铁。   要知道日方为促成这次会面,前期做足了功夫——先是请G20主席国印尼总统佐科出面斡旋,后又派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紧急飞赴北京,11月18日与中方亚洲司司长刘劲松举行会谈。   可会谈中,刘劲松直接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参拜靖国神社、发表涉台错误言论等问题提出严正交涉,指出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从根本上动摇双边关系根基",让金井正彰碰了一鼻子灰。   日方近期的操作堪称"三线并进"的挑衅组合拳,政治上,高市早苗不仅在国会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还在10月17日以"内阁总理大臣"身份参拜靖国神社,这是2006年安倍晋三之后日本首相首次参拜,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   经济上,打着"供应链安全"旗号出台新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将23种光刻胶、高纯度硅料等关键技术列入限制清单,试图卡住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脖子,导致日本信越化学等企业对华出口额骤降40%。   军事上,与美国在琉球群岛举行"利剑-2025"联合军演,出动1.9万兵力、30艘舰艇和150架战机,演练"夺岛作战",还联合菲律宾在南海开展所谓"海上安全合作",频繁搅动地区局势。   中方的沉默,实则是格局上的降维打击,拒绝会晤不是情绪化对抗,而是对日方不尊重行为的精准反制——你破坏双边关系政治基础,就别想获得平等对话的资格;发言不提日方,则是对其政治操弄的战略蔑视,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核心平台,聚焦的应是通胀治理、债务重组、气候合作等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议题。   中国在发言中提出三大务实倡议:完善国际金融架构,推动IMF增资份额改革;加强粮食安全合作,建立全球粮食储备应急机制;推进数字经济互联互通,制定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同时宣布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500亿美元,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债务危机,这种担当与日方的政治表演形成鲜明对比。   尤其值得玩味的是台湾问题的处理,中方在峰会上对这一议题的缄默,恰恰彰显"一个中国"原则的不可动摇性,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早已明确台湾地位,182个建交国均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日方想把台湾问题塞进多边议程,本质是将内政问题国际化,这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根本不配得到中方回应。   峰会期间,印尼总统佐科主动与李总理会谈,明确表示"东盟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巴西总统卢拉也呼应中方倡议,呼吁G20"摒弃阵营对抗,聚焦发展合作",连美国财长耶伦都在私下会谈中表示"不希望台海局势升级",让日方试图拉拢盟友炒作议题的计划彻底落空。   日本媒体的错愕,源于对自身外交定位的严重误判,他们还沉浸在"经济大国"的旧梦里,以为靠着美国撑腰就能在亚洲呼风唤雨,却没看清全球格局早已变迁。   如今中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日贸易额虽达3500亿美元,但日本对中国的汽车、电子零部件出口依赖度高达28%,中方若反制,日方经济将遭受重创。   峰会上,中国与沙特签署300亿美元的能源合作协议,与阿根廷达成锂矿开发合作,这些成果都让日方明白,在全球化时代,搞对抗不如搞合作。   说到底,国与国交往的基石是相互尊重,日方若继续抱着冷战思维,在涉华问题上步步紧逼,只会一次次收获失望,中国外交从来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次G20峰会就是最好例证——我们既有推动全球发展的大国担当,也有捍卫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未来,只有日方真正回到中日四个政治文件轨道,停止搞政治操弄,双边关系才能重回正轨。   你觉得日方会吸取这次教训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80

猜你喜欢

未央细说

未央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