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坚定的站了出来为中国“两肋插刀”! 在中日关系紧张,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暗地里偏

云孜玩转趣事 2025-11-24 16:48:41

缅甸坚定的站了出来为中国“两肋插刀”! 在中日关系紧张,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暗地里偏向日本,东南亚国家不敢表态,缅甸军方高层佐民吞代表政府和军方,对媒体表态:“缅甸政府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将一如既往支持中方维护国家统一的努力”!   这份表态来得正是时候,前段时间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开发表涉台言论,刻意模糊一个中国原则,直接点燃了中日关系的紧张氛围。   而此时的东南亚舞台上,各国的反应堪称“众生相”,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东盟峰会上被问及相关议题时,绕来绕去只谈“区域稳定”,字里行间却处处照顾日本的立场,甚至暗指中方“动作过大”,明眼人都能看出那点偏向性。   其他东南亚国家更不用说,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平时活跃的国家,要么声称“不干涉他国内政”,要么干脆避而不见记者,一个个闷声不吭怕惹麻烦,毕竟日本是他们重要的投资来源国,谁也不想轻易得罪。   就在这一片沉默里,缅甸军方高层佐民吞的表态像是一颗定心丸,而且他的身份绝非普通官员,作为缅甸国家安全与和平委员会新闻组组长,他的话直接代表着缅甸政府和军方的双重立场,比单纯的外交部声明分量重得多。   他不是空喊口号,而是直接把姿态摆到了明面上,这种在敏感时刻不躲不藏的态度,放在整个东南亚都显得格外亮眼。   缅甸敢这么“硬气”地为中国站台,根本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两国多年深度绑定的必然结果。中缅是真正的命运共同体,2024年两国贸易额已经突破230亿美元,中国连续12年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   就拿皎漂港来说,中国累计投入超100亿美元,把这个曾经的小渔村打造成了缅甸西部最重要的深水港,现在每年吞吐量已经达到800万吨,直接带动当地3万人就业,这样的合作深度,是那些只和日本做表面生意的东南亚国家比不了的。   还有中缅油气管道,这条全长2400多公里的能源大动脉,每年能给缅甸带来2亿美元的过境费收入,更让缅甸摆脱了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能源进口成本直接降低15%。   要知道缅甸这些年受西方制裁,经济一直举步维艰,光是2023年中国就提供了30亿元人民币的发展援助,帮助他们修建了120所学校和23家医院。这种实打实的支持,比任何口头承诺都管用,也难怪缅甸在关键时刻能站得稳立场。   反观新加坡,嘴上喊着“中立”,实际上和日本的利益纠葛早就扯不清。2024年新日双边贸易额达到980亿新元,日本还是新加坡第三大外资来源国,光在金融领域就有120多家日本企业入驻。   黄循财的偏向性根本藏不住,去年日本推出“印太经济框架”,新加坡第一个表态支持,比美国的盟友都积极,这次中日关系紧张,他自然舍不得得罪这位“大金主”。   那些沉默的东南亚国家也差不多,马来西亚对日出口占其外贸总额的8%,泰国的汽车产业更是离不开日本的技术转移,说白了都是被利益绑住了手脚。   缅甸的表态还有更深的战略考量,作为和中国接壤的国家,两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早就常态化。2024年中缅联合开展的反恐演习,中方提供了价值5000万元的装备援助,帮助缅甸军方提升边境管控能力。   而在国际上,每当西方试图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拿缅甸说事,中国总能仗义执言,仅2023年就三次在相关提案中投下反对票,帮缅甸挡了不少麻烦。这种相互支持不是单方面的恩赐,而是对等的价值交换,比那些趋炎附势的“墙头草”关系牢固多了。   佐民吞的话里还有个细节,他特意提到“缅甸代总统敏昂莱多次重申立场”,这说明支持中国不是他个人的意思,而是缅甸最高层达成的共识。这种自上而下的坚定态度,在当下的东南亚尤其难得。   缅甸军方执政后一直面临国际压力,正是中国的支持让他们稳住了局面,现在投桃报李,既维护了中缅关系,也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的外交立场,可谓一举两得。   对比之下,新加坡的“暗箱操作”和其他国家的“沉默是金”,反而显得格局太小。他们只看到了和日本合作的短期利益,却忘了中国才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突破6.1万亿元,是日本与东盟贸易额的3倍还多。   缅甸显然看得更透彻,与其在大国之间摇摆不定,不如和真正可靠的伙伴站在一起,这种清醒在复杂的东南亚局势里,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有力量。   佐民吞的表态之所以让人觉得“两肋插刀”,正是因为它打破了东南亚国家的集体沉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战略伙伴。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云孜玩转趣事

云孜玩转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