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中,上百名美国大兵发起冲锋,可守阵地的只剩下一个新兵,惊慌失措后,新兵拿起手榴弹抛了过去,竟然杀了140多个敌人,创造了单兵击杀人数记录! 1952年深秋的某天,林炳远趴在上甘岭597.9高地的弹坑边,浑身是土,眼神却一动不动地盯着敌人聚集的方向。 这个“新兵”可不是无名之辈!他是15军45师135团2营6连的林炳远,四川南充人,参军才半年,上阵地前连像样的实战都没打过,谁能想到他会成为“单兵战神”! 当时597.9高地打得有多惨?美军的炮火把山头削低了两米,阵地上的焦土能埋到膝盖,6连的战友要么牺牲,要么重伤被抬走,最后就剩林炳远一个能战斗的人! 刚只剩自己时,他确实慌了!手心冒汗,腿肚子打颤,看着山下黑压压冲上来的美军,心里直打鼓:“就我一个人,能顶住吗?” 可瞥见战友染血的钢盔,他猛地咬牙:“拼了!死也不能丢阵地!” 他没瞎冲瞎打!借着弹坑当掩护,等美军冲到20多米外,才猛地掏出一颗手榴弹,扯掉引线在手里攥了两秒,瞅准敌群最密集的地方狠狠砸过去!“轰!” 一片美军应声倒地,剩下的全懵了! 美军以为阵地上没人了,没想到还有“活阎王”,调整阵型又冲上来!林炳远抄起身边的爆破筒,点燃后等了一秒,直接扔向敌人的冲锋队形,爆炸声中,美军又倒下一片,冲锋再次被打退! 就这么来来回回,他一个人在阵地上“打游击”!东边弹坑打退一波,西边弹坑又顶住一轮,弹药不够了就捡敌人丢下的机枪、步枪,甚至用石头砸冲上来的敌人! 整整12个小时!他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粮,嘴唇干裂得渗血,胳膊被手榴弹震得抬不起来,后背还被弹片划了个大口子,鲜血浸透了军装,可他愣是没退一步! 美军急了,派飞机低空扫射,用重炮轰阵地,可林炳远就像扎了根的松柏,躲在弹坑里瞅准机会就反击,枪枪咬肉,弹弹致命! 战后清理战场时,战友们都惊呆了:林炳远身边堆着140多具美军尸体,还有一大堆空弹壳、手榴弹残骸,而他自己也累得昏死在弹坑里,手里还紧紧攥着半截步枪! 这可不是瞎吹!15军军史档案里明确记载着他的功绩,特等功勋章、一级战斗英雄证书,都是用鲜血换来的实至名归! 想想当时的条件,没有先进的武器,没有充足的补给,一个新兵蛋子,凭着保家卫国的信念,硬生生挡住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这股劲头,谁看了不佩服? 有人说“这是极端情况”,可极端情况下才见真英雄!林炳远不是天生的战神,他只是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的缩影——平凡人,在国家需要时,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力量! 现在的我们,不用上战场拼杀,但林炳远身上那股“不服输、不退缩”的劲,却永远不过时!遇到困难就放弃?想想当年的林炳远,12个小时孤守阵地,我们这点挫折算什么? 可惜现在很多年轻人,早就忘了这些英雄的故事!他们知道网红明星的八卦,却不知道林炳远是谁,不知道上甘岭的焦土下,埋着多少年轻人的热血和青春! 英雄不该被遗忘!林炳远用140个敌人的代价,守住的不仅是一个阵地,更是中国军人的尊严,是我们今天安稳生活的根基! 这种“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英雄气概,这种“为国捐躯,在所不辞”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