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出卖后,乌克兰不再客气,向美国甩了一巴掌,好响亮的耳光!”当地时间202

财先生观天下 2025-11-24 15:20:41

“被美国出卖后,乌克兰不再客气,向美国甩了一巴掌,好响亮的耳光!”当地时间2025年11月20日,乌克兰方面称,乌克兰当局代表在联合国表示:乌克兰当局准备通过谈判结束这场战争,但红线不可更改。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20日的联合国会议厅里,空气都透着股火药味,乌克兰代表当着几十个国家使节的面,把美国刚摆出来的28条停战计划批得跟块漏洞百出的破布似的。 过去五年,乌克兰堪称美国在东欧棋盘最顺从的“马前卒”,美国指哪打哪,哪怕掏空家底也毫不含糊。 可当乌克兰濒临撑不住时,美国却悄然收紧援助,甚至妄图将乌克兰领土当作与俄交易的筹码,这般操作换谁都会急眼。 2022年冲突爆发之初,美国提出“拖垮俄罗斯”的消耗战策略,泽连斯基即刻动员全国青壮年参军,即便工业基地遭狂轰滥炸仍咬牙坚持。 美国号召制裁俄能源,乌克兰果断炸毁北溪管道支线,自身能源供应中断过半也未置一词。 美国国会通过对乌援助法案时附加“定期提交武器使用清单”的要求,泽连斯基政府全盘照办,即便遭“丧失主权”的嘲讽也坦然接受。 那段时期,泽连斯基每年多次赴美国会演讲,反复强调“美国是乌克兰的救世主”,甚至在联合国公开宣称“无美国则无乌克兰”。 彼时的乌克兰连提条件的勇气都没有:美国承诺的1200亿美元援助仅到账600多亿,武器交付常年延迟,乌克兰也只敢委婉提醒,从未公开质疑。 但美国的“队友情”从来只以利益为标尺,一旦乌克兰失去“消耗俄罗斯”的价值,被抛弃便成定局。2024年起信号已极为明显:美国国会审议对乌援助时,首次将200亿美元额度砍至80亿,理由是“不能无限度消耗纳税人资金”。 武器供应更遭大幅缩减,承诺的1000辆M1坦克仅交付120辆,标枪导弹供应量减半,前线因炮弹告急多次求援,美国却以“优先保障以色列”为由推脱。 2025年美国“卖队友”更是不加掩饰,《纽约时报》曝光的外交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半年前就私派特使赴莫斯科,磋商“冻结战线”方案,竟直接将乌东四州划作“停火筹码”,全程对乌克兰隐瞒。 更甚者,美国悄然缩减情报支持,将每日共享的俄军部署信息改为三日一次,直接导致乌军在赫尔松反击战中因情报滞后损失300余名士兵。 压垮乌克兰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美国那份漏洞百出的28条停战计划。计划对帮助乌克兰收复失地只字未提,反而要求其“承认现有控制区”,承诺“十年内不加入北约”,甚至剔除俄罗斯战争赔偿条款。 更离谱的是,计划要求乌克兰“将粮食出口收益优先偿还对美债务,”要知道乌克兰2024年粮食产量因战争暴跌40%,国内2000多万难民亟待救济,这般要求与趁火打劫无异。 彼时乌克兰前线正因武器短缺丢失哈尔科夫关键据点,单日阵亡50余人,美国非但不伸援手,反而逼其割地求和,彻底点燃乌克兰怒火。 这才有了联合国会议厅内,乌克兰代表当着数十国使节的面痛批计划,直言“这不是停火,是逼乌克兰投降”的激烈场面。 乌克兰敢公开硬刚,除被逼无奈外,更藏着主动破局的算计:与其沦为美国交易筹码,不如亲手掌控谈判主动权。 鏖战三年多,乌克兰早已摸清美国套路,美国真正在意的是遏制俄罗斯在东欧扩张,而非乌克兰存亡。 恰逢美国大选临近,两党皆聚焦选票,无人愿为乌克兰投入更多资源,此时强硬反击反而能迫使美国正视其价值,重新考量援助方案。 更关键的是,乌克兰需向俄罗斯传递“停战条件自主定夺”的信号,坚守“俄军撤回2022年边界、赔偿战争损失”等红线。 2025年民调显示,82%乌克兰民众反对割地求和,泽连斯基政府若签署美方计划,恐遭民众抛弃。公开硬刚既能稳固执政根基,又能加码谈判筹码,实属无奈下的最优解。 乌克兰的遭遇,不过是美国盟友体系的缩影,美国向来“利聚则合,利尽则散”,阿富汗便是前车之鉴。 2021年美国仓促撤军,遗留大量武器导致扶持20年的政权迅速倒台,与今日对乌操作如出一辙。乌克兰显然不愿重蹈覆辙,即便可能失去美援,也要在联合国公开翻脸以保尊严与核心利益。 再温顺的“小弟”,遭遇一次“卖队友”也会觉醒,与其坐以待毙被打包出售,不如主动掀桌争取生机。 联合国的这场争执,表面是美乌矛盾,实则是美国霸权体系下,小盟友反抗被牺牲命运的必然,既已被视作弃子,又何须顾及情面?

0 阅读:0
财先生观天下

财先生观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