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担心跟日本斗会让居心叵测的国家坐收渔翁之利,这种想法有道理,尤其是习惯操弄代

地缘历史 2025-11-24 13:49:24

有人担心跟日本斗会让居心叵测的国家坐收渔翁之利,这种想法有道理,尤其是习惯操弄代理人战争的美国,巴不得在东亚放出一条恶狗来。   东亚的寒风是从10月底开始吹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社交媒体上,故意发布了与台湾地区参会人员的合照,还称对方为“总统府资政”,这种小动作,显然是在试探底线。   果然,这只是前菜。到了11月7日,高市在国会答辩时终于图穷匕见。   她公然宣称,若中国大陆对台动武,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自卫队可行使集体自卫权介入。   这番话,无异于在日本和平宪法的废墟上,点燃了一把妄图烧向邻居的邪火。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挑衅,而是赤裸裸的战争叫嚣,彻底引爆了整个地区的紧张局势。   面对日本国内一些理智声音的劝诫,高市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在11月10日强硬表态,拒绝撤回言论。   她甚至辩称,自己的立场“符合日本政府一贯见解”,试图将个人狂悖绑上国家战车。   面对这种踩着红线的疯狂舞步,任何形式的口头抗议都显得苍白。   中方的反击,这次来得异常迅速、立体且毫不留情,一套组合拳打得东京晕头转向。   11月13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召见日本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   同一天,驻日大使吴江浩也约见了日本外务次官。外交战线上的疾风骤雨,只是个开始。   紧接着,舆论场上风雷激荡。11月14日,《人民日报》署名“钟声”的重磅文章直斥高市“越线挑衅”。   国防部的警告则更加直白:“日方若铤而走险必碰得头破血流”。   为配合强硬表态,11月16日,中国海警船队编队进入钓鱼岛领海巡航。   这不是例行公事,而是用实际行动宣告,谁敢在中国的核心利益上玩火,谁就要准备好被灼伤。   真正的痛感,来自经济领域。从11月15日开始,各大航司陆续发布日本航线免费退改签通知。   文旅部和教育部也紧随其后,发布旅行提醒和留学预警。   这些看似温和的提醒,实则重创了日本经济的软肋。   据日方自己估算,仅仅是这一轮风波,就可能造成高达2.2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10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有人担心,我们这样大动干戈,会让居心叵测的国家坐收渔翁之利。   这种想法很有道理,尤其是那个习惯了操弄代理人战争的美国,巴不得在东亚放出一条恶狗来。   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就在中日关系紧张之际,美国并未直接为高市的狂言站台,但小动作不断。11月20日,华盛顿批准日本向第三方出口“爱国者”导弹,用心昭然若揭。   美国的算盘打得很精。它既希望日本这条“恶犬”冲在前面,消耗中国,制造麻烦;又害怕被彻底卷入冲突,引火烧身。   所以它只递刀子,却不明着为日本的疯狂背书。   然而,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我们才更不能因为害怕“渔翁”而容忍“恶犬”在家门口狂吠。   如果因为忌惮棋局的设计者,就连棋盘上的过河小卒都不敢吃,那最终只会满盘皆输。   历史中不乏这样的智慧。范蠡劝说勾践伐吴,等的不是天下太平,而是吴王夫差骄横、民心尽失的那个“时机”。   秦国横扫六合,靠的也不是六国团结如一,而是精准利用其内部矛盾与间隙,逐个击破。   如今的国际格局,正处在一个微妙的“窗口期”。有的国家“慕强而不自强”,有的国家“凌弱而自淫”。   高市早苗的狂妄,恰恰暴露了日本右翼势力的色厉内荏,也为我们提供了“民心所向、时机已到”的绝佳契机。   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对这种关乎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公然挑衅,任何妥协和退让,都只会被对方视为软弱可欺,换来下一次更疯狂的试探。   事实证明,果断反击的效果立竿见影。日本国内,民众的怒火被点燃。   11月15日和19日,东京首相官邸前连续爆发大规模集会,抗议者高喊“高市下台”,要求她撤回言论。   在冲绳,民众的反应更为激烈。他们走上街头,不仅反对政府的扩军计划,更发出了“停止军国主义复活”的呐喊。   这说明,和平的信念在日本民间依然有深厚土壤。   国际社会的天平,也没有倒向日本。澳大利亚和缅甸等国明确表态,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批评高市的言论破坏地区稳定。   就连韩国的市民团体,也在日本驻韩使馆前抗议,指责其威胁东亚和平。   高市的政治豪赌,正让她本人和整个日本内阁付出沉重代价。旅游业订单雪崩式取消,资本市场相关板块应声下跌。   最新的民调显示,其内阁支持率因这次严重的外交失误而再度探底。

0 阅读:29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