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突然宣布了 11月21日,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鉴于日元持续快速贬值,日本财务大臣片山皋月当天对这一紧急情况发出了“最强烈警告”,明确提及干预外汇市场的可能性。 这声“最强烈警告”听着唬人,实则暴露了日本经济的深层困境——日元贬值早已不是短期波动,而是政策失衡与经济疲软叠加的必然结果,所谓的外汇干预更像是治标不治本的无奈之举。普通日本人可能没那么懂汇率,但生活里的变化骗不了人:超市里的进口水果价格涨了三成,加油站的汽油每升贵了几十日元,连便利店的饭团都悄悄提了价,工资却没见怎么涨,日子过得越来越紧巴。 日元贬值到底有多夸张?11月21日亚洲时段,美元兑日元已经冲到了157.86,创下近三个月新高,换算成人民币,一日元还换不到五分钱。这背后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日本和美国的货币政策完全拧着来。日本央行为了撑经济,一直坚持超宽松政策,短期压根没打算加息,而美联储的利率还维持在5.25%-5.5%的高位,美日10年期国债利差高达3.2个百分点。资本都是逐利的,谁不想把钱换成美元赚更高利息?大量资金流出日本,日元自然越贬越厉害。 这种贬值对日本的打击是全方位的。日本本身没什么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全靠进口,日元一贬值,进口成本直接飙升,企业采购原材料要花更多钱,这些成本最后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2024年日本消费者价格指数预计增长2.8%,而个人消费增长才0.5%,物价涨得比收入快,大家自然不敢花钱,消费市场一片低迷。更让人揪心的是企业倒闭潮,上半年百年老字号企业就破产了74家,同比增长近95%,全年企业破产总数可能突破1万家,不少小规模企业更是撑不下去。 有人说日元贬值能促进出口,让日本商品在国际上更便宜。这话确实有几分道理,日本的汽车、电子产品出口额确实能好看一点,跨国企业的账面收益也会增加。但这种“红利”根本抵消不了负面影响,日本经济早就不是靠出口单腿走路了,国内消费和服务业占了GDP的大半,内需垮了,光靠出口怎么撑得起整个经济?而且出口企业也得面临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最后还是难以为继。 现在日本财务大臣喊着要干预外汇市场,可这招真的管用吗?历史上日本也不是没试过,之前曾悄悄抛售美元买入日元,让汇率短暂反弹,但没过多久又回到贬值轨道。外汇干预本质上就是用国家外汇储备去和全球资本博弈,可全球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量高达几万亿美元,日本这点储备顶多是“杯水车薪”。更关键的是,只要美日利差还在,资本外流的趋势就改不了,就算短期把汇率拉回来,后续还是会继续贬值。 日元贬值的背后,其实是全球经济格局的缩影。美国的货币政策变动、全球资本流动、地缘政治局势,都在影响着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货币走向。而日本迟迟找不到经济新增长点,只能被动应对汇率波动,这种被动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财务大臣的“最强烈警告”,更像是给市场递了个信号:日本已经快扛不住了,但至于能不能真的稳住日元,谁心里都没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