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出名了, 不仅深圳,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女子仅靠两个塑料袋,竟然携带

星星婉 2025-11-24 12:11:45

这下出名了, 不仅深圳,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女子仅靠两个塑料袋,竟然携带229条平鳍鳅科鱼。藏匿的位置,是大家万万想不到的。 说出来你可能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位女士把这两百多条活鱼藏在了自己的裙子里。11月23日那天,深圳罗湖口岸的海关关员正在例行检查,远远就看到一位穿黑色长裙的旅客走路姿势有些奇怪,裙摆下摆鼓鼓囊囊的,看着很不自然。关员按规定让她停下接受检查,这一查可真是揭开了大秘密——裙摆内侧用特制绑带固定着两个红白相间的塑料袋,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鲜活的小鱼,一条一条挤在一起,清点之后足足有229条。 很多人可能没听过平鳍鳅科鱼,这是一类生活在亚洲山区溪流里的淡水鱼,体型小巧,肚子上长着吸盘一样的腹鳍,能牢牢吸在急流中的石头上,不少人觉得它外形特别,还能清理溪流里的藻类,就把它当成观赏鱼追捧。但别看着鱼儿不起眼,它早就被列入了我国禁止携带、寄递进境的名录,不是随便就能带回国的。 为啥这小小的鱼儿会被禁止入境?核心还是为了守住国门生物安全。这些境外来的平鳍鳅科鱼,身上可能带着咱们本土水域没有的寄生虫和病菌,一旦不小心逃逸或者被人放生到自然水域,很容易适应新环境,和本土鱼类抢食物、抢生存空间,还可能传播疾病,把原本稳定的生态链搅得乱七八糟。就像之前黄河流域查获的非法捕捞案件里,那些濒危的野生鱼类,就是因为有人贪图利益乱捕乱捞,加上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才一步步走向濒危,想要恢复可就难了。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种非法携带外来生物的情况还真不少。今年以来,全国口岸已经拦截了超过1.2万尾非法携带的观赏鱼,比去年多了三成多。有的走私者藏在行李夹层,有的用特制容器伪装,现在居然还有人想到用裙子藏匿,真是挖空心思钻空子。他们可能觉得只是带几条小鱼而已,算不上大事,却不知道每一次这样的侥幸,都可能给本土生态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生态保护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海关关员们日夜坚守在口岸,用X光机、检疫犬这些技术手段层层把关,就是为了筑牢这道生态防线。但光靠执法部门不够,咱们每个人都得有这根弦。出门旅游或者跨境出行,别想着带些“特别”的动植物回国,就算是看着无害的观赏鱼、小盆栽,也可能藏着大风险。要是真喜欢观赏鱼,不妨选择咱们本土的合法品种,既安全又能保护生态,何乐而不为? 这起“裙摆藏鱼”的事件,与其说是一次离奇的走私案,不如说是一次生动的生态安全教育。它让更多人知道,生物安全无小事,每一个人的小小举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那些被依法销毁的小鱼,也在提醒着我们,遵守规则、敬畏自然,才是对生命最好的保护。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3
星星婉

星星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