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割肉了,这周大概率会有反弹修复,但这种反弹注定不会让所有人都轻松参与。今天的A股,符合大跌之后的反抽范式:个股局部修复,指数被压制、继续探底。因为量能持续萎缩,指数与个股未能形成共振。要点梳理:• 周五美股反弹,让市场对今天的A股充满期待。但A股的高开并不等于高走,高开后回落再探底,说明当前避险情绪仍占上风。短期即便超跌,也改变不了中期趋势破位的现实;指数下行空间有限,但中期走强预期不高。• 对多数散户来说,这周没有必要再割肉。10月以来我反复强调“守住利润、多看少动、以休息为主”。若你之前没执行,现在建议耐心等待反弹修复后再考虑离场。指数还在探底,但多数个股存在超跌反弹机会;大盘在3800点附近,超跌反弹概率正逐步加大。• 人性总是在上涨时无限看涨、下跌时无限放大恐慌。连续下跌后,市场恐慌声增多,这未必是坏事。周末的预判仍有效:指数可能跌破3800点,甚至触及3750点,但这不应成为继续恐慌的理由。一口气回调200多个基点后,市场需要喘息。有了这个预期,面对调整寻底就不至于越跌越慌。当然,满仓者难免焦虑;而提前空仓等待的资金,会在低位承接筹码。• 股市本质是资金博弈。此前追涨的人,接下来可能在底部割肉;而真正有格局的资金,会在下跌中逆势买入。今天的走势符合大跌后的节奏:上周五是恐慌放量下跌,今天是缩量继续探底,主要下跌集中在大盘权重。当大盘权重承压时,小盘题材往往迎来修复窗口。为什么要压制指数?大跌后信心最弱,若强行拉升银行、保险等权重,虹吸效应会更明显,缩量叠加虹吸可能让指数与个股再度探底。刻意压制指数,至少能给个股提供反抽空间。• 无论短期还是中期,A股当前的参与幸福感都不强。短期虽有反弹,但投机属性强:高开就有资金砸盘,低开抄底也未必快速拉升,总之不会让你参与得太顺利。中期即便有耐心持股,量能不足也会让走势偏弱,影响心态。对长期持股者影响不大,选择躺平少看盘即可;年底这段煎熬,终将过去。• 行情发展到现在,操作节奏已分化。早就空仓等待的,短期是低吸窗口;错过减仓的,如今多被套牢,若无余粮加仓,操作会很被动。有人开始贪婪,有人仍陷恐慌,具体动作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就我个人而言,对本周并不悲观,指数与个股都会有反弹机会。今天个股情绪已率先修复,上涨家数维持在3500只左右。通常是个股先修复,随后指数筑底反弹;两者全部修复后,市场回归震荡——这就是“鸡肋行情”的特征。
未来20年什么是优质资产?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