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正式发布公告!一纸公告,搅动三国商海,越南工贸部突然抛出重磅消息:正式启动对中国、印度、印尼山梨糖醇的“反倾销日落复审”。 平时买无糖饮料、吃减糖零食,或者用药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配料表里那个“山梨糖醇”三个字。 这个看着不起眼的小东西,却是食品、医药、日化行业的 “隐形功臣”,如今却成了三国贸易博弈的焦点。 很多无糖口香糖嚼着有甜味还不蛀牙,靠的就是山梨糖醇。不少止咳糖浆能保持顺滑口感,离不开它的调和。就连一些护肤品的保湿效果,也有它的功劳。这东西用途广、需求稳,中国、印度、印尼一直是全球主要的供应方,越南市场上的山梨糖醇,大半都来自这三个国家。 越南工贸部这次的公告没提前打招呼,突然就抛了出来。这事儿不是凭空发生的,所谓“反倾销日落复审”,说直白点就是之前越南对这三国的山梨糖醇征收过反倾销税,现在五年期限快到了,得再查一查,看看要不要继续收、怎么收。 越南这么做,核心原因还是本土企业的诉求。最近几年越南食品医药行业发展快,对山梨糖醇的需求跟着涨。 但本土产能一直跟不上,大部分得靠进口。中国企业凭着完整的产业链,出口价格一直很有竞争力,印度和印尼的产品也靠着成本优势抢占市场。 越南本土的几家山梨糖醇生产企业,规模小、成本高,根本拼不过进口货,只能找工贸部投诉,说进口产品低价倾销,挤得他们没法活。 这三国里中国对越南的山梨糖醇出口量最大,2025年前八个月,越南从中国进口的原材料总额就有1179亿美元,山梨糖醇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占了不小的份额。浙江有家叫华康股份的企业,专门做功能性糖醇,2024年还扩了产能,他们的山梨糖醇就常年销往越南。 印度和印尼的出口量虽然比中国少,但也牢牢占着一部分市场。这两个国家的山梨糖醇生产多依托本地的农产品资源,价格同样具有竞争力。三国产品在越南市场形成互补,共同满足了当地的需求,没想到现在一起被卷入了复审调查。 更关键的是这场复审牵动的不只是三国出口企业,越南的食品加工厂、制药厂已经开始慌了。如果复审结果是继续加征反倾销税,进口山梨糖醇的价格肯定会涨。这些成本最后要么由企业自己扛,要么就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到时候,越南人买无糖饮料、感冒药,可能都要多花钱。 中国、印度、印尼的企业也在积极应对。中国企业一边整理出口数据证明自己没有低价倾销,一边也在开拓其他市场,避免把鸡蛋都放在越南篮子里。印度和印尼的企业则在联合发声,强调自己的定价符合市场规则,希望越南能公正调查。 要说这事儿的复杂性,还在于越南自身的贸易处境。2025年前八个月,越南外贸顺差比去年少了不少,本土产业保护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但山梨糖醇这类原材料依赖进口,要是关税定得太高,反而会拖累下游产业。毕竟越南的食品、医药产品很多还要出口到其他国家,原材料涨价会让这些产品失去竞争力。 这场复审的调查期预计要持续几个月,三国企业得准备大量材料,应对各种问询。越南工贸部也得平衡本土企业和下游产业的利益,还要考虑和三国的贸易关系。毕竟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印度和印尼也是东盟重要伙伴,真把关系搞僵了,对谁都没好处。 现在三国的出口商、越南的上下游企业都在盯着这个结果。一个小小的山梨糖醇,牵扯出的是贸易保护和自由市场的博弈,是本土产业和全球供应链的平衡。这事儿最后会怎么收场,还得等调查结果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结局如何,都会影响三国企业的布局,也会改变越南市场的山梨糖醇供应格局。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