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离谱”,江苏南京,一男子网购了一瓶白胡椒粉,可收到货还没等打开,看了一眼配料

慕蕊看趣事 2025-11-24 10:43:19

就“离谱”,江苏南京,一男子网购了一瓶白胡椒粉,可收到货还没等打开,看了一眼配料表才发现,白胡椒粉配料中排首位的居然是大米,商家回应:纯的白胡椒粉太贵了,没人买! 11月16日,一南京市民在某电商平台花5.8元网购了一瓶“白胡椒粉”,收货后却发现配料表中大米含量竟排在首位,白胡椒粒仅为第二成分。“这哪是胡椒粉?分明是‘大米调味粉’!”男子气愤地表示,商家页面宣传“纯香白胡椒”,实际却用大米填充,涉嫌欺诈。 男子拿着瓶子反复确认,商品标题里没提任何“混合”“添加”的字样,主图上还印着饱满的白胡椒颗粒特写,怎么到手的产品就变了味?他赶紧联系商家客服询问,得到的回应更是让人气结:“纯的白胡椒粉原料成本太高,卖贵了没人买,加大米是行业常规操作,大家都这么做。” 这样轻描淡写的解释,让男子既无奈又气愤,自己花了钱买的是调味料,结果核心成分变成了廉价大米,这跟“挂羊头卖狗肉”没两样。 其实男子遇到的情况并非个例,调味品市场里,胡椒粉掺假早就不是新鲜事。有从事食品检测行业的业内人士透露,白胡椒的原料价格近年来一直波动上涨,优质白胡椒粒每吨价格能达到数万元,而大米、玉米粉等谷物原料每吨仅几千元,巨大的差价让不少不良商家动了歪心思。 除了掺大米,更有甚者会往胡椒粉里添加辣椒籽、小米面、麦麸,甚至是磨碎的花生壳、锯末等廉价杂质,这些成分外观颜色和胡椒粉接近,不经过专业检测很难分辨。 更让人防不胜防的是一些看似“靠谱”的销售套路,有些商家会在详情页标注“现场研磨”“现磨现发”,还配上研磨机工作的视频,营造出真材实料的假象,但实际上用于研磨的原料本身就掺杂了大量杂质。 还有的商家会在配料表上玩文字游戏,用“白胡椒风味粉”“复合调味粉”等名称模糊概念,却在商品标题里突出“白胡椒粉”,误导消费者下单。普通消费者凭着对商品名称的信任购买,很难注意到这些隐藏的陷阱,家里的调味瓶里装的到底是真胡椒还是“混合杂质粉”,根本无从知晓。 有食品监管部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针对调味品的抽检中,胡椒粉的不合格率一直居高不下,主要问题集中在掺杂使假、水分超标、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等方面。 去年某省市场监管局对全省流通市场的调味品进行专项抽检,共抽检胡椒粉类产品136批次,其中28批次不合格,不合格原因多为检出非胡椒成分,或是白胡椒含量未达到相关标准。 这些不合格产品不仅风味大打折扣,部分掺杂了霉变谷物或不明杂质的产品,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影响。 消费者想要避开这类陷阱其实有迹可循,购买时除了看商品标题,更要仔细查看配料表,纯白胡椒粉的配料表应只有“白胡椒”或“白胡椒粒”一项;同时要关注产品标准号,正规白胡椒粉应符合GB/T 15691《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尽量选择有品牌信誉、配料表清晰、检测报告齐全的产品,避免购买价格远低于市场均价的“低价货”。如果发现购买的胡椒粉存在掺假问题,可保留购物凭证和商品样本,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维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官方信源: 映象网 金羊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慕蕊看趣事

慕蕊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