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日本媒体突然报道了,北京多家日本料理店从11月中旬开始,接到顾客取消预约电话,12月上旬,来店预约已到店确认的顾客,约有一半取消预约。面对骤降的订单,店家订货都犯了难,订多订少都是个问题,毕竟现在这个时候预约可能会越来越少也说不定。自从2023年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之后,本来今年有望重进市场,谁想到发生这样的事情又被叫停,日本水产品也是欲哭无泪。回顾过去几次重要节点,比如2012年的钓鱼岛事件,还有2017年“萨德”事件时期,北京的日料店也遇到同样的事情,不仅仅是预约取消,受影响严重的日料店还有不少关门大吉的。此次事件还不知道多久降温,这些日料店也犯了难。有不少网友说其实国内大部分日料店是国人开的,也没必要这样,但是问题的关键它顶着日料的名头,这是抹不去的事实。所以也别怪顾客的敏感,他们取消也是正常的,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当然了想要度过难关,这些日料店也可以标注食材的来源,以及是国人开设,让顾客知道或许有可能挽回一部分生意。大家说是不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