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二十年前家乡母亲河晋江--东溪与西溪交汇处 我的家乡在南安市丰州镇双溪村,最让我引以为傲的,便是村东那东溪与西溪相拥的交汇处。这里没有名山大川的喧嚣,却凭着清浊相融的灵秀、古今交织的韵味,成了藏在闽南大地里的诗意画廊。 清晨的双溪口裹着薄雾,像蒙着一层轻柔的纱。我最爱登上村口的流云桥,300多米的钢桁架桥探向水面,将两溪汇流的全景尽收眼底。东溪带着山涧的清冽奔来,水质澄澈得能映出岸边的蕉林与飞鸟;西溪携着红壤的温润而至,水流带着淡淡的土黄,像是藏着大地的密码。两条溪流在桥下温柔相拥,清浊分明的水纹缠绵交织,渐渐融成一片开阔的碧色,这便是晋江干流的起点,像母亲舒展的臂膀,滋养着下游的千里沃土。微风掠过,水面泛起细碎的波光,岸边的三角梅探着红影,老厝的红砖墙在晨光里泛着暖泽,空气中飘着村民早茶的淡香,一切都静得恰到好处。 午后的双溪口愈发灵动。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水面,把江水染成碎金。白鹭贴着水面低飞,翅膀扫过涟漪,惊起几只游鱼倏忽潜入水底。溪洲村坐落在两溪环抱的三角地带,村道两旁的香蕉林郁郁葱葱,翠绿的叶片在风中沙沙作响,清甜的果香漫在空气里。岸边的“饮水思源”石碑静静矗立,刻下了这方水土的感恩与记忆。偶有村民撑着小船缓缓划过,船桨搅碎水面的云影,也搅碎了千年的时光——我总想起奶奶讲的“黄龙三见”传说,古时这里的溪水中曾现龙影,预示着家乡文风昌盛,那些耕读传家的故事,就像这溪水一样代代流淌。 黄昏是双溪口最迷人的时刻。夕阳西沉,把天空染成橘红,江水也被染上暖调,水天一色间,连远山的轮廓都变得柔和。岸边的绿树、桥上的行人、飞翔的水鸟,都成了这幅画卷里最灵动的笔触。晚风带来草木的清香,夹杂着江水的湿润气息,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此时的双溪汇流处,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只有溪水潺潺、虫鸣阵阵,仿佛时光都在这里慢了下来。 这就是我家乡的双溪口,清浊相融的溪水藏着自然的哲思,古今交织的韵味透着闽南的底蕴。它是一幅永远看不够的画,一首永远读不完的诗,更是我心中最温暖的牵挂。无论我走到哪里,那两溪相拥的灵秀景色,都将永远流淌在我的记忆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