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难受的其实不是法国,而是那些已经装备了“阵风”战斗机的国家。比如阿联酋,埃

小杰水滴 2025-11-23 23:38:02

现在最难受的其实不是法国,而是那些已经装备了“阵风”战斗机的国家。比如阿联酋,埃及,希腊,印度尼西亚等等这些国家。他们采购“阵风”的时候,必然是怀着激动的心情。那个时候,在他们看来,自己这是捡到宝了。 埃及2015年第一个签下24架阵风,50多亿欧元的合同里,不仅有战机,还打包了导弹、维护与培训——开罗当时觉得,终于能甩掉老旧的幻影和米格,换上欧洲最先进的四代半多任务战机,在中东天空横着走。 印度谈了十几年,2016年敲定36架总价85亿美元,平均每架2.36亿,媒体吹得天花乱坠,说空军实力直接跃升;卡塔尔、克罗地亚紧随其后,萨格勒布甚至觉得北约东翼地位都稳了。 各国收货时都挺得意,埃及首批飞机落地开罗,空军搞了盛大阅兵;印度第一架阵风飞到安巴拉基地,飞行员坐进去试飞的画面被媒体直播,评论区全是“印度空军现代化一步到位”的欢呼。 转折发生在2025年5月7日——印巴那场短暂却激烈的空战,把阵风的实战光环直接打碎了。印度空军出动阵风挂SCALP巡航导弹和铁锤炸弹,目标巴基斯坦境内设施,巴方却用歼-10C中队依托预警机和PL-15导弹,在远距离就咬住了来袭编队。 美国官员告诉路透社,巴基斯坦歼-10C至少干掉两架印度飞机,其中一架就是阵风;法国情报来源也承认至少一架阵风没了,这是阵风服役20多年来首次实战损失。 巴方说击落五架,包括三架阵风,印度起初死鸭子嘴硬,国防参谋长后来才承认有损失却不说数字——但残骸照片、飞行员通话录音、导弹碎片早就铺满了网络,PL-15射程远、突防强,阵风的流星导弹还没来得及发挥,预警系统就响了,规避都来不及。 法国达索CEO出来辩解“没那么严重”,可各国空军将领心里门儿清:阵风再牛也是四代半,面对体系作战和远程导弹,单机性能优势根本不够看。 这些国家当初签单时,不少人看重阵风“不用看美国脸色”的政治独立性,觉得手握欧洲尖端货就能在地区博弈中挺直腰杆;现在实战暴露短板,这份“独立性”突然变得像纸糊的盾牌——连基本战力都靠不住,还谈什么战略自主? 更要命的是钱。阵风单价动不动两亿多美元,配套打包后合同金额轻松破百亿;埃及首批24架花了50多亿,印度36架85亿,阿联酋80架F4版总价190亿,单价降到1.7亿仍属巨款。 维护费一年几千万美元一架,导弹包更是烧钱;现在实战短板一暴露,各国还得额外砸钱升级雷达、电子战吊舱和软件,达索可不会白给,新的升级合同正在路上——那些当年觉得“花再多钱也值”的买家,如今看着账单只能苦笑。 短期看,埃及的55架阵风、阿联酋待交付的80架、希腊刚形成战力的二手货,都得重新评估空战效能;希腊甚至紧急联系以色列,想加购电子战吊舱弥补短板,印尼则被路透社曝出“考虑转头买歼-10”。 长期而言,这场空战可能撕开欧洲战机神话的口子——过去二十年,“阵风挂载谱系广、航程远、电子设备牛”的宣传深入人心,买家们信了“能吊打一切四代机”的故事,现在故事碎了,国际军购市场或许会多一分清醒,少一分盲从。 从“捡到宝”到“烫手山芋”,不过几年时间。那些签合同时激动的心情还没完全褪去,现实就递来了冰冷的账单和更冷的战力评估报告。 花大价钱买来的“王牌”,为何一夜之间成了负担?或许答案就藏在那句老话里:战场上见真章,任何武器的神话,终究要靠实战来检验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小杰水滴

小杰水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