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级台阶,一群肩挑背驮的卖菜老人艰难前行,一群稚嫩面孔的学生纷纷上前相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比这更好的教育。 近日,重庆忠县中学举办了校外流动课堂引发关注,每周,师生走进了西山码头感受人间烟火气。 清晨,在“渝忠客2180客轮”靠岸之际,一群初一学生早已列队等待在岸边。 这艘往返于忠县与洋渡镇之间的轮船,载着满舱的菜农和农产品,缓缓驶向对岸的集市,他们都是一群勤劳的老人,年纪大的甚至80多岁。 客轮靠岸后,老人们肩挑背驮,每担几乎百十来斤,210级台阶抬级而上,每一步和着汗水气喘吁吁。 一群穿着红马甲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迎了上去。老师帮助挑担,孩子们两人一抬,重的三人一托,卖菜的老人笑着跟随。210级台阶,年轻人空手上来都费劲,何况是挑重担的老人,每一步都是生活的艰辛。 上岸没多远就是菜市场,孩子们帮老人摆好菜后,开始学着叫卖。“公鸡22元一只”,卖菜老人赶紧笑着说,“22元一斤”。 那边一个男生的菜无人光顾,男孩在人群中喊住一位年轻女子,“姐姐,一块五一斤,要吗?” 女子没让男孩失望,买了两斤,终于开张了,男孩很高兴。 一名女同学说,他们赚钱真不容易,想到了在外打工的父母,肯定也是这么辛苦的在坚持。 一名男同学说,那筐生姜看着不重,我刚接过去后,手心勒得发疼。 从课堂教育走向课外教育,真的很有意义,他们知道了养一只鸡鸭得花多长时间,一批青菜的周期得多长,农产品还得有卖相,更不能卖贵,每一分钱透着勤劳的汗水,来自不易。 别看这是一堂课外延伸课,它更是百年树人的根基,对人生的影响重大。 父辈赚钱不易,生存不易,浪费是对父母辛勤付出最不尊重的辜负。 做个善良,宽容的人,随时随地力所能及的帮助有需要的人,是件快乐的事。 埋下发奋图强的种子,未来以自己的能力来改变弱势群体的生活环境,不忘初心。 这是他们在校园里很难学到的一课,是最接地气的一课,是现实照进课堂最好的阐述。这位校长真是在用心做教育,值得学习和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