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小时候打球 输第二能哭到抽 外公说他那股劲—— 不是输不起,是他攥着球拍就认定“我该拿第一”。小学打区赛输了第二,蹲操场边哭到肩膀抖,哭完拽着教练练发球,直到球拍把掌心磨出红印子:“下次我要把球钉在桌角。” 现在站在世界乒坛最顶的位置,樊振东的眼神还是没变——发球前会抿下嘴,扣球时胳膊抡得像小钢炮,跟小时候蹲在社区球台边较劲的模样,一模一样。外公说现在看他拿冠军,电视机前的茶杯都端不稳:“我孙子不是‘想赢’,是‘敢逼自己赢’——当年他练球练到晚饭凉了三次,现在拿冠军,比我当年种的桃树结果还甜。” 很多人说“野心”是功利,可樊振东的“野心”是摔出来的:摔过多少次拍子,熬了多少个凌晨加练,才把“我想赢”变成“我能赢”。这股劲不是贪心,是对自己的“必须交代”——就像农民种稻子,不是想赚多少钱,是要让每粒米都长得饱满。 你们见过那种“逼自己到骨子里”的人吗?比如为了练一个动作重复几百次,或者考试前熬三晚啃完一整本笔记?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给小胖加把油——他的下一个冠军,肯定还藏在球拍上没擦干净的汗水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