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唯独在我们中国,电商彻底干趴了实体店?这么说吧,同样的东西,网上卖300,实体店卖800,就问你买谁的?欧美国家的人,有大把时间逛商场,而我国有很多人一天工作超10小时,动不动就是996、白加黑,哪有时间逛实体店? 先说说实体店为啥卖得这么贵,真不是老板黑心,是成本实在扛不住。你随便找个市区商场里的小店问问,房租就能吓一跳。 更坑的是商场还搞“租金+扣点”,卖得越多抽成越高,这些钱最后不都得算在消费者头上? 再看那些街边的便利店、生鲜店,房租虽然比商场便宜点,但架不住位置好的地段照样贵,而且每天开门就得花钱,水电气、人工、损耗,哪一样都省不了。 反观电商,简直是轻装上阵。网上开店根本不用租黄金地段的铺子,找个郊区的仓库,一个月房租才一千块,有的甚至在家办公,连仓库都省了。人工也简单,老板自己当客服,家人帮忙打包,不用雇专门的导购、收银员,省了一大笔工资。 最关键的是拿货渠道,实体店拿东西得经过区域代理、批发商好几道手,每一道都要加价15%以上,一件成本100块的衣服,经过两三道中间商,到店里就变成400多了。 电商直接找工厂合作,甚至工厂自己开网店,中间环节全砍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成本自然降下来。就像那件冬天的羽绒服,商场里标4980块,网上工厂直营店才卖一千多,差了三倍还多,这就是成本差异的真实样子。 而且电商还不用压太多库存,搞预售、小批量补货,甚至一件代发,卖多少进多少,不用像实体店那样进100件衣服卖不掉40件,最后只能亏本清仓,这些亏损都得靠卖出去的衣服补回来,价格能不贵吗? 再说说咱们中国人的时间,真的是耗不起逛实体店的功夫。 现在谁不是早出晚归,早上七点出门,晚上九点十点才下班,一天工作超十个小时,回到家累得只想瘫在沙发上,连饭都不想做,哪还有力气去逛实体店? 国家统计局有数据,咱们居民每天花在买东西上的时间平均才15分钟,要是真去实体店,光路上就得半小时,挑挑拣拣再排队结账,没一个小时根本下不来。 可咱们的工作时长摆在这,有酬劳动参与者每天平均要干6个多小时,遇上996、白加黑的工作,连周末都得加班,唯一的休息日只想补觉、处理家务,哪有心情去商场晃悠? 你再看看欧美国家,人家工作时间短,朝九晚五是常态,周末肯定休息,有大把闲工夫泡商场。 而且人家的商场不只是卖东西的地方,里面有餐厅、电影院、游乐场,逛商场是社交、是休闲,全家老小一起去待一天,图的是个体验。 可咱们这边早期的实体店,除了卖东西没啥特色,大超市里故意绕路的动线、生鲜区的异味、慢得让人着急的收银台,体验实在说不上好。 对比之下,电商多方便?手指一点就能比价,不管半夜想起缺瓶醋,还是凌晨想买件衣服,都能下单,京东秒送9分钟就能送到,饿了么的夜间药房覆盖率都到90%了,这种方便谁能拒绝? 有人说网上东西质量没保障,可现在电商售后比实体店贴心多了。7天无理由退货,不满意直接预约上门取件,不用自己跑腿,运费险一买,退货都不用花钱。 以前买大家电最头疼安装,现在京东下单后5秒响应,10分钟预约,工程师直接上门安装,比自己去实体店扛回来再找人装方便太多。 还有直播带货,主播拿着商品近距离展示,细节看得清清楚楚,比在实体店隔着柜台看还明白,担心质量的问题早就解决大半了。 为啥欧美电商没干趴实体店?不是他们电商不行,是情况不一样。 欧美制造业结构不一样,很多小商品依赖进口,电商可选的品类没那么多;而且他们人口分布稀疏,物流成本高,动辄十天半月才送达,运费还贵,“买得起、运不起”是常事。 更重要的是人家的消费文化,偏爱眼见为实,买东西就想亲自摸一摸、试一试,再加上政策保护,比如法国规定线上线下统一售价,电商最低3欧元快递费,不让电商靠低价抢生意,实体店自然能活下去。 咱们中国就不一样了,电商发展得早,物流体系又完善,京东在全国有3600多个仓库,2800多个区县都能送货,就算是新疆喀什、西藏阿里这些偏远地方,现在也能及时收到货。 而且咱们人口多、消费市场大,电商能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价格自然越来越低。 实体店的优势本来就少,成本降不下来,价格没优势,又赶不上咱们快节奏的生活,被电商压过一头太正常了。 说到底,这不是谁故意要打败谁,是市场选出来的结果。 咱们老百姓过日子,图的就是花更少的钱,省更多的事。实体店的房租、人工这些硬成本降不下来,就只能卖得贵;咱们工作忙没时间逛,电商又能24小时待命、送货上门,服务还越来越完善,换谁都会选网上买。 不是我们不想支持实体店,是实在没办法,现实情况就摆在这里,谁都想把钱花在刀刃上,谁都想省点时间多休息。 电商能“干趴”实体店,本质上就是抓住了老百姓最核心的需求——便宜、方便、省时间,这就是咱们中国的实际情况,没什么好质疑的,就是最真实的市场选择。

天气
狗眼看人低,不会还价[赞],有钱人会去实体店的,享受别人称赞[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