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几个大学同学小聚之后,有感而发,写了一篇长文:985毕业二十多年以后

长三角行健者啊啊 2025-11-23 10:26:28

前一段时间,几个大学同学小聚之后,有感而发,写了一篇长文:985毕业二十多年以后的现况,有很多朋友进行了互动,也有朋友指出那时的学生主要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因此发展的不错。确实,相对于目前毕业的学生,当时的大环境处于上行的阶段,但并不意味着,那个时候好工作唾手可得、随处都是,也并不意味着时代红利到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赚的盆满钵满,在任何时候,好的工作机会都是有限的,要想脱颖而出必须付出超人的努力,尤其是家境一般的孩子。举几个高中、大学同学的例子供大家参考。高三时的班长,学习刻苦、组织能力很强,高考时发挥一般,离本科线差了五分,当时班里有一个“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的名额,高考可以加十分,但是班主任把原本属于他的名额给了其他人,他只能去读一个师范院校的专业,毕业后回到老家的一个镇上当中学老师并结婚生子,镇上老师待遇很一般,学生也不愿意学习,因为父母都外出打工,没有人管,他实在是无法接受“谈笑无鸿儒 往来皆白丁”的环境,在毕业五年之后决定考研,历经三次失败,饱尝打击、闲话,终于考入中央财经大学,后来进一步获得博士并留校,现在已是一名教授。这是高中同学中最励志的事迹。大学时的同班同学,毕业后也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于是回到老家地级市职高任教,在工作两年之后也是苦闷至极,于是决定报考中部地区某头部大学的研究生,但是经济学对高等数学,尤其是微积分,要求很高,连续两次考试,其数学都不及格。如此下去,考研已成空中楼阁、高不可攀,他痛定思痛,于是放弃经济学专业,从零开始,改考法律系研究生,经过两年努力,终于上岸,毕业后进入央行某省分行工作,后创业,目前公司处于上市筹备期。随着本科生越来越多,2000-2010年期间,许多用人单位(公务员、事业单位、金融机构、高校等)提高了用人标准,纷纷招聘硕士研究生学历,当然,也是为了装门面,领导说起自己单位有多少人是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很有面子。举这两个例子就是想说明,即使身处充满红利的时代,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均等的受益,需要做好判断,及时调整人生的方向并为此付出努力。现在就汽车行业而言,给年轻人创造了两个机会:一是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二是车企出海。尤其是出海,即使是目前国内出海企业的头部公司,在海外的管理也很一般,燃油车靠低价、新能源靠国内技术和成本断崖式领先而获得优势,在管理的专业、规范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为有志于此的年轻人创造了机会!

0 阅读:8
长三角行健者啊啊

长三角行健者啊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