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这俩字,本来该闪着光,一听就想到阳光沙滩或者空调西瓜,结果最近在某公司群里一出现,直接变炸弹。行政小妹刚甩出一份《强制休假排班表》,瞬间99+,满屏都是问号:“我项目赶到一半,你让我下周去休假?逗我呢!”老板的逻辑很朴素:年假是法定福利,不休违法;年底堆在一起公司瘫痪,干脆切成块,按部门按姓氏拼音均匀洒进每个季度,美其名曰“错峰放松”。员工听完只想翻白眼:放松个鬼,把我按头摁到沙滩上,手里还拽着PPT,那叫流放。 先说最惨的产品部小哥,手上管着两个迭代,客户天天在群里发语音“兄弟加急”。他一看排班表,自己名字明晃晃躺在下下周,后面还标注“不可调换”。小哥去找HR商量:“能不能等我版本上线?”HR笑眯眯甩锅:“公司制度,理解万岁。”小哥当晚把电脑背回家,连夜加班把两周活压缩成三天,头发掉得比年终奖还快。结果真到“强制休假”那天,他抱着笔记本去高铁站,在候车厅改bug,旁边大妈问:“小伙子旅游还办公啊?”他苦笑:“这叫移动监狱,包吃包住。” 更魔幻的是财务姐,她年初就订好亲子游,机票酒店娃都请了假,眼看再有一月就出发,突然被通知“提前把年假用掉”。姐当场炸毛:“我后面那十天谁赔?机票违约金你报?”行政两手一摊:“公司统一安排,特殊情况自己消化。”财务姐直接会议室拍桌子:“行,那我也按‘统一’来,工资条统一扣款时别哭。”据说当天她就把钉钉签名改成“带薪拉屎也是年假”,老板路过脸色比报表还绿。 有人纳闷:年假不是员工说了算吗,怎么还能被“包办婚姻”?法律博主出来科普:单位有“统筹安排权”,但得考虑员工意愿,不能硬来。可条文归条文,真较劲得走仲裁,耗上三五个月,普通人哪拖得起。于是大家采用消极抵抗——排班表上我乖乖签字,真到那天继续来上班,卡不刷,电脑带,坐在工位当隐形人。领导一看考勤系统:“咦,你不是休假吗?”员工摊手:“人在心不在,算休了吗?”搞得行政天天玩捉迷藏,月底统计发现“强制”了个寂寞,80%的人实际仍在岗,只是工位上多副墨镜,假装在三亚。 最绝的是市场部,人均戏精,干脆把“强制休假”玩成短视频流量。有人带沙滩毯来公司,穿花衬衫在茶水区晒太阳,配字“公司强制我带薪度假,只能服从”;有人把Excel表截图做成海浪特效,假装在海边改预算,点赞十万加。连保洁阿姨都被带歪,推着拖把哼“想和你看日落”,老板刷到视频差点原地升天:我让你们休,是怕年底扎堆,你们倒好,集体变行为艺术? 眼看民怨沸腾,公司又出新补丁:不休可以,填“自愿放弃单”;但后面紧跟小字“年假不折现,过期清零”。大家秒懂:这是逼宫,让你自己签字画押,省得他们背锅。程序员小哥冷笑一声,连夜写脚本,把“自愿放弃单”自动生成PDF,每隔一小时给行政邮箱投一封,标题“我自愿但我不开心”,服务器差点崩。HR小姑娘被邮件轰炸到哭,发朋友圈:再玩下去我先休病假。 两边都有小算盘:公司怕年底集体消失,业务停摆;员工怕假被切碎,没法安排生活。可年假原本就是“我的时间我做主”,硬被切成“领导帮你活成想要的样子”,谁受得了?有人提议:干脆反其道,把年假折成钱,愿意休的休,愿意卷的卷,明码标价省得猜。可老板摇头:折现等于变相加班合法化,回头你们007还美滋滋。于是拉锯继续,群里每天上演“他逃他追他插翅难飞”,钉钉提示音比客户电话还吓人。 现在的情况就是:排班表照发,员工照骂,班照加,假照“休”。行政每次开完会都感叹:这年头安排休假比安排生产还难。大家听完翻个更大的白眼: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把成年人当幼儿园排午觉,真当我们不会哭就会乖乖睡?来源:上游新闻全国放年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