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月5日,张学良给杨宇霆的父亲祝寿,到杨府时,副官大喊:“总司令到!”

山有芷 2025-11-22 18:16:07

1929年1月5日,张学良给杨宇霆的父亲祝寿,到杨府时,副官大喊:“总司令到!”桌子上赌钱的人反应冷淡,直到杨宇霆出来,大家全都站立,满脸堆笑。   大帅府里的老虎厅,地板最后是被血洗干净的,但这杀局的火种,早在五天前的那场寿宴上就点着了,1929年1月5日,沈阳城里的杨公馆张灯结彩,奉系元老杨宇霆借着给父亲办寿的名头,摆下的其实是一场“示威宴”。   此时的张学良虽然挂着“总司令”的头衔,年仅27岁的他在那帮跟随父亲打江山的老臣眼里,不过是个还需要被“摄政”的毛头小子,为了把面子给足,这位少帅可以说是下了血本,礼单厚得吓人:整整30根金条,外加2万块都没开封的大洋。   可钱到了,面子却没换回来,当那一声“副总司令到”的通报响彻大厅时,原本喧闹的场子竟然透出一股尴尬的敷衍,那些忙着推牌九、掷骰子的军政要员们,大多只是抬头瞟了一眼,只有极少数人稀稀拉拉站起来鞠个躬,随后便旁若无人地继续吆五喝六。   紧接着,戏台上的反转来了,同样的大厅,当寿星佬杨宇霆迈步走进来时,刚才还乱成一锅粥的赌场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整齐划一地起立肃静,那种毕恭毕敬的程度,仿佛此刻走进来的才是真正的东北王。   那一刻,被晾在一旁的张学良,哪怕手里握着几十万奉军,在这位比他大二十多岁的“叔父”面前,存在感甚至不如一张赌桌上的牌,他在那个座位上硬着头皮坐了半个时辰,这种如坐针毡的羞辱感让他甚至都没等宴席结束就愤然离去。   回家后把自己关在屋里,气得半宿没吭声,寿宴上的冷遇,不过是把平时藏在桌底下的暗流搬到了台面上,在杨宇霆和常荫槐这两位奉系大佬看来,张作霖走了,留下的这个儿子就是个必须听话的傀儡。   负责后勤军需的常荫槐,行事作风极其霸道,手里捏着军火大权,俨然把东北的库房当成了自家的后院,有一次这人私自拍板订购了2万支步枪,等到张学良例行询问时,这位长辈竟然翻着白眼顶回去:“这事儿我都批完了,你还问什么”。   而自诩“诸葛”的杨宇霆更是一手遮天,每当张学良想过问一下具体的政纲,得到的永远是那一套哄小孩的说辞:“你不懂,别瞎掺和,我会替你做主”这两个人一唱一和,甚至还拿着一份擅自拟定好的“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协议,直接堵到张学良的私宅里逼宫。   那天在张宅,三人彻底撕破了脸皮,常荫槐出言不逊,杨宇霆更是拍着桌子怒吼着逼签,这哪里是下属在请示上级,分明就是债主在逼债,被人指着鼻子欺负到这个份上,泥人也有三分火气。   好不容易把那两个“活祖宗”送走后,张学良气得浑身发抖,抓起茶几上的杯子就摔得粉碎,夫人于凤至闻声赶来,看着喘着粗气的丈夫,心疼地出了个主意:既然人心难测,不如问问天意。   张学良摸出一块“袁大头”银元,发狠许愿:如果连抛三次都是正面朝上,那就除了这两个心腹大患,不知道是不是在那冥冥之中,逝去的老帅也在推儿子一把,银元落地三次,次次都是人头朝上。   看着地上的银元,张学良最后给父亲的灵位磕了三个响头,眼里的犹豫彻底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森然的杀气,1月10日,距离那场受辱的寿宴刚过去五天,张学良便设下了一个不得不钻的圈套。   他放出风声,说要找杨、常二人商定那个铁路协议的细节,这两人哪里知道这是夺命的最后通牒,还以为是自己的威压终于让小伙子低了头,大摇大摆地就往大帅府的老虎厅闯,奉系有铁律,进大帅府一律不准佩戴武器。   杨宇霆和常荫槐平日里再嚣张跋扈,在这个规矩面前也不敢造次,况且在他们潜意识里,绝不相信那个性格温吞的少帅真敢对自己下手,可就是这份自大,成了他们的催命符,下午五点,两人前脚刚踏进那座用来议事的老虎厅,还没等那杯茶端热。   预先埋伏好的精兵就冲了出来,根本没有给他们任何辩解的机会,老虎厅内枪声骤起两位曾在东北呼风唤雨以为能做一辈子“太上皇”的元老瞬间倒在了血泊之中,随着枪口的硝烟散去,那个曾被他们看不起的年轻人终于踩着这地上的血迹完成了从少帅到东北王的真正蜕变。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自恃功高目中无人 张学良诱杀杨宇霆》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山有芷

山有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