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女战士被捕。谁知,就在敌人用烙铁烫她的胸脯时,早已满身大汗的女战士突然说道:“等一等……” 那一声“等一等”,让满屋的刑讯者都愣了一下。 她叫李桂贞,山东枣庄人,被捕那年年仅22岁,是鲁南抗日根据地妇救会的小组长。任务是向铁道游击队传递敌军调动情报,这次为送日军进攻临城据点的命令,绕行封锁线时在滕县落入敌手。 驻滕县的日军宪兵队和伪军联队从她身上搜出密码本和电台零件,屋角还挂着块破布条——那是她传情报时遗落的、亲手绣的红五角星,成了敌人炫耀的“证物”。 他们起初以为年轻女孩扛不住,灌辣水、吊打、电击轮番上阵,她咬着布条连哼都不哼;直到烙铁贴上皮肤,身体痉挛着,突然喊出那三个字。 敌军宪兵头目王藤井皱眉头:“你想通了?”她艰难抬头,嘴角挂着几不可察的冷笑:“我想喝口水。”声音几乎听不清,却异常坚定。 敌人真的以为一碗水能浇灭她的骨气吗?那碗水被端来,她嘴唇一滑泼在地上,“手发麻了,再给我一碗。”宪兵不耐烦解开她手铐,想看她求饶。 然而下一秒,李桂贞猛然撞翻油灯,火光瞬间吞噬刑房;趁敌人慌乱,她冲向门口,背后一枪击中左肩,重重摔倒在门槛外。 “宁为自由死,不为奴生活。”她挣扎着爬起,血流不止,却始终没回头。 被再次抓住后,铁丝穿入指甲缝来回搅动,她始终不语,昏迷中还轻声念着:“北路,三车,十一点……”敌人这才惊觉——情报早随她绕行时留下的暗号送出去了。 天亮后,敌人将她押往县城准备当众枪决。刑场上,她头发凌乱、衣衫破碎,仍挺起脊梁;围观群众有人偷偷抹泪,有人紧紧握拳。 “八路军会为我报仇,人民不会忘记!”枪声响起时,她的声音盖过了风声。 半个月后,八路军第115师某支队突袭滕县日军据点,成功救出20多名被关押的群众。正是那份情报,让日军的进攻计划彻底落空。 后来,当地百姓为她立下碑文,上书八字:忠魂不泯,浩气长存。 如今她的名字刻在山东英烈纪念墙上,被无数后人瞻仰;而那句“等一等”,早已不是刑房里的停顿,是一个民族在至暗时刻,向光明发起冲锋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