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中国一高级干部访日期间,不顾多人劝阻非要去靖国神社,回国后就被中纪委

子凌康哥 2025-11-22 16:26:13

1985年,中国一高级干部访日期间,不顾多人劝阻非要去靖国神社,回国后就被中纪委开除了党籍,可他却说:我是清白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 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5年,中国政坛出过一桩让全国人怒不可遏的事——一位手握实权的高级干部访日,明知靖国神社供奉着战犯,却顶着众人劝阻非要进去,回国就被中纪委开除党籍。   要知道那时候,抗战胜利才刚满四十年,多少家庭还记着亲人被日军残害的伤痛,靖国神社在国人眼里,就是刻满血泪的耻辱柱,碰都不能碰。   这位高官出发前,随行人员就反复提醒,靖国神社是敏感地,千万别去碰红线,可他倒好,到了日本就把劝告抛到脑后,铁了心要往那风口上撞。   据说当时驻日使馆的工作人员都急疯了,追到门口拦他,他却摆着官架子说“我有分寸”,硬是迈着步子进了那座供奉着甲级战犯的神社,这一步踏得民心尽失。   消息传回国内后,老百姓的怒火瞬间就被点燃了,书信电报堆满了中纪委的办公室,大家都在问:“忘了祖宗的血海深仇,这样的干部配当领导吗?”   中纪委雷厉风行,他一回国就被立案调查,没几天处分决定就下来了——开除党籍,撤销一切职务,这个结果让无数人拍手称快,都说“罚得好,罚得对”。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面对处分他还嘴硬,梗着脖子喊“我是清白的”,说自己只是“出于礼仪参观”,这话听得人牙痒痒,礼仪能凌驾在民族尊严之上吗?   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战犯,他们手上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去那地方“参观”,就是对先烈的亵渎,对历史的背叛。   这位高官身居高位,本该比普通人更懂历史分量,可他却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说到底还是忘了本,把个人所谓的“礼仪”,看得比民族大义还重。   那时候不像现在信息发达,可消息还是传得飞快,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事,老人说“要是先烈泉下有知,都得被气得发抖”,孩子都知道“不能忘日本鬼子的坏”。   中纪委的处分决定里写得明白,他的行为“严重伤害民族感情,违反政治纪律”,这话说到了点子上,干部要是丢了民族立场,再大的官也得下来。   有人说他是被日本方面“下套”了,要是自己立场坚定,再大的套也套不住,说到底还是自己思想上出了问题,把原则丢了。   这件事儿也给当时的干部们敲了个警钟:不管官当多大,都不能忘了历史,不能丢了民族气节,触碰底线的事,哪怕只做一次,也会万劫不复。   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再提这桩事,不是要翻旧账,而是要记住教训——历史容不得半点含糊,民族尊严容不得丝毫践踏,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规矩。   而那些觉得“过去的事该翻篇”的人,该好好想想,南京大屠杀的冤魂、细菌战的受害者,他们的痛苦能翻篇吗?靖国神社的罪恶,永远不能被原谅。   这位高官到最后都没认错,可历史已经给了他最公正的评价,他的名字成了“忘本”的代名词,时刻提醒着后人,民族大义永远不能丢。   不管是身居高位的干部,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该把历史记在心里,那些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那些刻在民族记忆里的伤痛,永远不能忘。   现在总有人在历史问题上含糊其辞,甚至为战犯洗白,这时候更该提起1985年的这桩事,告诉他们:触碰历史底线,迟早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信源:1.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1985年:坚守民族立场 严肃查处违纪行为》2. 人民网《历史不容亵渎 民族尊严不可侵犯》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子凌康哥

子凌康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