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张图到一座城,变化大到你不敢信! 前几天去了一趟雄安,惊艳到了,最大的感慨就是"中国人真行,说你行不行也行″!你看看河北这个“未来之城”雄安,真不是画饼,是真真切切从三县夹缝里长出来的。从2017年到2025年,用了八年时间,把“千年大计”的蓝图揉进烟火气,从一片芦苇荡变成了满是活力的新城,今天就带你看看,这座城到底“火”成了啥样! 先说看得见的“城市筋骨”。以前来这儿得踩泥地,现在站在启动区放眼望,5300多座楼宇像雨后春笋般立起来,累计投资超1.2万亿元,光启动区已建成面积就超40平方公里。走在雄安大道上,新能源公交穿梭,地下管廊藏着“城市血管”,连路灯都能当5G基站,以前的“荒芜之地”,现在满是“未来感”。唯一的遗憾就是路上行人太少,缺少人气烟火气。 产业更是“硬核”得惊人。老乡王哥把自己的古建材料厂从承德搬到雄安,收益翻了两倍,可见雄安处处皆有机遇。他带我们到处参观,从规划馆早就知道了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六大产业集群,解说员的数据显示引来了2300多家科技企业扎根。去年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星”成功下线,现在卫星产业园里,每月都有新的研发设备进场;雄安中关村科技园里,200多家企业搞研发,连奶茶店都成了创业者的“临时会议室”,到处都是“搞事情”的劲头,真是一座创业之城,未来不可限量。 这里民生更是“暖到心坎”。看了看教育简介,竟然新建了105所中小学、幼儿园,吓死我了,一半以上是名校分校,比如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雄安容东第一幼儿园,家长再也不用为“择校”发愁。保障性租赁住房已建成超8万套,租金比周边低20%,还能享受“租购同权”——租房也能上学、落户。出门走15分钟,超市、医院、公园全配齐,容东片区的金湖公园,每到周末全是搭帐篷的家庭,白洋淀湿地旁的步道,傍晚全是散步的老人,“宜居”不是口号,是每天的日常。当然,如果想投资炒房那就算了,人家不卖。 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主阵地”,雄安更是“接住了泼天富贵”。中国星网、中国华能、中国中化3家央企总部已正式办公,第二批疏解的20多家央企二级单位正在装修,第三批疏解项目也已确定名单。目前雄安本级注册企业超4200家,其中央企及下属企业就有400多家,不少从北京来的上班族说:“在雄安上班,通勤比北京五环内还近,房价还友好,终于能兼顾工作和家了。” 八年时间,雄安从“一块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住满人的城”,不是靠“吹”,是靠一砖一瓦建出来的。现在的雄安,既有科技企业的“快节奏”,也有菜市场的“烟火气”;既有总部大楼的“高大上”,也有社区食堂的“家常菜”。这不仅是一座城的变迁,更是“千年大计”的生动答卷,未来还会有更多惊喜,咱们接着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