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讯 特讯 印度正式宣布了 11月21日,印度商工部毫无征兆地对中东聚酯变形纱发起反倾销调查,而这距离其刚刚撤销14项化工产品的BIS认证不过短短9天,如此急剧的政策“变脸”着实出人意料。 --- 印度这招真让人看不懂。刚在11月12日取消认证,9天后就搞反倾销调查。政策变得太快,中国企业都懵了。 取消BIS认证本来对中小企业是好事。印度取消了25种原料的强制认证,因为这些认证让本土原料价格比进口的贵三成。小工厂主们终于能喘口气。 可大企业不乐意了。Reliance和Wellknown两家聚酯巨头马上联手告状,说中国产品卖得太便宜,害他们亏钱。 印度智库GTRI早就提醒过,取消认证后印度企业要直面中东竞争。中东是全球最大聚酯生产国,成本低规模大,优势明显。 印度政府现在两头难。小企业要便宜原料,大企业要保护市场。政策变来变去,正好说明他们自己也很矛盾。 看看数据更清楚。调查期选在2024年4月到2025年6月,正好是认证实施后的时间段。印度从中东进口的涤纶长丝,从2022年的30万吨降到2024年的16万吨。现在认证取消,进口可能反弹,大企业当然着急。 中东企业现在头大。刚为取消认证高兴没几天,又要应付反倾销调查。只有37天准备材料,时间太紧了。 我认识个浙江的纺织厂老板。他说为了印度市场专门改了生产线,现在政策一变,仓库里堆满了货。工人们都在担心年底奖金。 更麻烦的是,其他取消认证的产品可能也会被调查。乙二醇、聚丙烯这些,说不定就是下一个目标。印度这种"先松后紧"的做法,可能成为常态。 印度对中国有上千亿美元贸易逆差,所以对中东产品特别敏感。每次政策调整,都能看出两国关系的变化。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