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最近在柏林的一个科技峰会上说了段挺有意思的话。他主张在科技领域推行"欧洲优

樱碟咸莱 2025-11-22 10:31:27

马克龙最近在柏林的一个科技峰会上说了段挺有意思的话。他主张在科技领域推行"欧洲优先"政策,直言要避免欧洲沦为"美国或中国的附庸"。这话可不是他头一回说了,德国总理默茨也在旁边帮腔,两人一唱一和,都在推动欧洲要在人工智能这些关键数字技术上自立门户。 说起来,马克龙对欧洲独立自主这事挺上心的。除了科技领域,他在防务方面也一直强调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去年四月他在巴黎演讲时就说过"欧洲绝不能成为美国附庸",主张优先采购欧洲自己造的装备,甚至想搞个欧洲版的军事学院。今年三月更是提出要扩大法国的核保护伞范围,把其他欧洲盟友也罩进来。 这么着急要自立门户,背后原因也不难理解。美国那几家科技巨头几乎垄断了欧洲的云计算市场,特朗普政府还动不动就加征关税,逼着欧洲多交军费。中国这边呢,马克龙觉得在稀土、电动车这些领域存在"经济胁迫",虽然他也承认中欧产业链确实互补性很强——比如德国八成数字硬件都得从中国进口。 欧洲自己内部问题也不少。全球前五十强的科技企业里,欧洲公司只占四家,人工智能、芯片这些关键领域都得看别人脸色。欧盟之前搞的"德拉吉报告"听起来挺美,但落实率才百分之十一点二,官僚主义把创新都拖垮了。 不过马克龙的对华政策有时候也挺矛盾的。他既计划访华还想邀请中国参加G7峰会,指望借中国来平衡美国的影响力;转头又推动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威胁要动用"反胁迫工具"来对付中国的稀土管制。这种两面性让中国舆论挺不满的,觉得他把中国和美国相提并论有失公允,而且欧洲行动上还是跟着美国在技术封锁上打压华为。 欧洲内部自己人意见也不统一。德国担心对中国太强硬会遭报复,东欧那些国家又明显亲美。资金更是个大问题,欧盟在科技上的投入远远比不上中美,再加上能源危机这么一闹,财政更是捉襟见肘。 美国那边当然不高兴。有参议员直接放话说"欧洲自己解决乌克兰问题",明显是在回应马克龙"避免站队中美"的言论。中国官方倒是呼吁欧洲"真正独立自主",但对欧洲的贸易保护主义保持着警惕。 说到底,马克龙这个愿景面临着几个根本矛盾:既要靠美国核保护伞又想要防务独立,严格的数据隐私法制约了科技发展,对华"去风险"政策可能反过来伤到自己的产业链。 马克龙这番话其实反映了欧洲精英阶层对多极化世界的焦虑。但要真正实现战略自主,欧洲还得先解决内部分歧,调整对中国的认知,摆脱"安全靠美国、经济防中国"的割裂思维。要是继续在贸易保护和开放创新之间摇摆不定,恐怕最后还是摆脱不了"高级附庸"的处境。

0 阅读:4
樱碟咸莱

樱碟咸莱

感谢大家的关注